今天给各位分享淡水养殖技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淡水鱼的正确养殖方法是什么
淡水鱼虽然总数比海水鱼少,但淡水水域只占总水域2.5%,故淡水鱼比海水鱼丰富得多,也有人会选择养殖淡水鱼。以下就是我给你做的淡水鱼的养殖技术整理,希望对你有用。
淡水鱼的养殖方法
(1)充分利用水体
水库和池塘的水体是-个立体空间,特别是池塘,大多数面积小,深度浅,一般只有水层区和水底区之分。在投放鱼种时,根据养殖鱼类各自的生活习性,合理搭配各种鱼种、鱼龄的放养比例使养殖水体中呈现"池塘如楼房,层层鱼游荡"的生动活泼的景象,使水体得到充分使用。
(2)广泛利用饵料
淡水鱼的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为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以及底生藻类和有机屑三大类;人工投喂饲料为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要达到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水中天然饵料和提高人工投料利用率的目的,就必须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各种食性的鱼类,以确保各类饵料资源都能分别为各种生活习性鱼类所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3)利用鱼类共生
淡水鱼混养可以以草鱼为主,兼养鲤鱼、白鲢、花鲢、鲫鱼、罗非鱼、鳝鱼、甲龟等十几种鱼类,这些鱼类混养在同一水体中除投喂一定的饲料外,还可以通过"自体施肥"来获得食料。因以养草鱼为主,投喂的日粮主要是牧草。草鱼吃剩下的碎渣沉淀到水底,成为鲤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的饵料,而草鱼、鲫鱼、罗非鱼不断地排出粪便,增加了水质的肥性,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鲢鱼,鳙鱼提供了饵料。鲢鱼、鳙鱼摄食浮游生物,有效地防止了因浮游生物过多而导致水体过肥,为草鱼的生长提供了保障。黄鳝、甲鱼等在养殖过程中能够翻松底泥,加速有机质分解,为鱼类提供饵料。
(4)节省育种费用
混养成鱼的水塘,实行异种、异龄鱼不同规格套养,既不影响成鱼的生长,又可扩大鱼种来源,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鱼种供应问题,节省购种费用。而且,这种养殖不需要增加鱼种池和管理人员,省地、省工、省成本。
(5)效益好
淡水鱼混养,不仅年均鱼产量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且上市的鲜鱼品种也明显增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养殖淡水鱼的注意事项
白皮病
白皮病亦称“白尾病”,细菌性鱼病之一。该病主要是水质不好、使病菌繁衍,或是在养殖过程中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病菌趁机侵入引起的。
病原体:白皮假单胞菌,大小为0.8X0.4微米。
流行情况:是花鲢、白鲢鱼种阶段的主要疾病之一,每年6~8月份为流行季节,尤其在夏花分塘前后,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或外表有大量车轮虫等原生动物寄生而损伤鱼体时,病原菌趁机而入,导致爆发流行。主要危害鲢鱼及鳙鱼,草鱼和青鱼有时也可受害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时间,死亡率高达50%以上。
病症:发病初期,病鱼背鳍下方或尾柄处出现白点,尾柄处发白,并迅速蔓延扩大。随着病情发展,以致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俗称“白皮花腰”。病情严重时,病鱼的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即死亡。
病程:病程短,发病时来势凶猛,流行地区广,从发病到死亡仅2~3天,死亡率高,鱼种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每年5~8月为流行期。
防治方法:1.预防措施:一、池塘要彻底清塘,发病季节要挂药篓或投药饵预防;二、夏花苗应及时分塘,捕捞、运输、放养过程中,应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发现体表有寄生虫时,应及时杀灭;保持鱼池水质清洁,不使用未发酵的粪肥。
预防:1)彻底清池消毒,定期喷洒霉菌净25ml/亩·米或二硫氰基甲烷25ml/亩·米;
2)内服:氟苯尼考粉或鱼畅欢+高能免疫VC拌饵投喂。连用5-7天。
治疗:上述方案加倍量。
淡水鱼的分类
以水中盐份浓度分类
最常用的分类法初级淡水鱼
一生只能生活在淡水中的鱼类。占总全球鱼类33.1%,约8600种。
例如:鲶鱼、罗汉鱼。
次级淡水鱼
一生大部份时间生活在淡水,偶尔活动或栖息于半淡咸水、海水中的鱼类。占总全球鱼类8.1%,约2100种。
例如:吴郭鱼、大肚鱼。
周缘性淡水鱼
栖息于海水或半淡咸水,其生活史亦会在淡水中生活,或进入半淡咸水中活动的鱼类。包括溯河性鱼类、降海性鱼类及偶然进入河川生活的海水鱼。占总全球鱼类0.6%,约160种。
例如:蛇鳗、牛尾鱼。
按洄游性分类
一生都生活于淡水中且无洄游性的鱼类。
无洄游性纯淡水鱼
例如:鲶鱼、罗汉鱼。
生涯史中,某段时间生活于淡水、海洋等不同盐度的水域。包括溯河性鱼类、降海性鱼类。
因地理而与海洋隔绝的陆封性洄游鱼类。
例如:樱花钩吻鲑、香鱼。
又可分为两类:淡水域洄游鱼类、河海洄游鱼类。
淡水域洄游鱼类
淡水鱼的生涯史中,包括洄游,都在淡水中进行。
例如:埔里中华爬岩鳅。
河海洄游鱼类
其生活史中,会经过不同盐度的栖息地。河海交界处是它们洄游必经之地。
例如:日本秃头鲨。
河口性鱼
所有生活在淡咸水交会区及海水的鱼类。
例如:棕塘鳢。
根据中国淡水鱼分类
软体鱼类。
低等鱼类。
骨胳全为软骨,鳞片为细小盾鳞,肠内有螺旋瓣。
软骨硬鳞鱼类。
硬骨鱼类。
骨胳系统为软骨性,原始鳞片为骨质菱形,尾鳍为歪形,肠内有螺旋瓣。
真骨鱼类。
现代最普通、最多、最繁盛的鱼类。
中国1050种淡水鱼中,除少数13种外,其余全为真骨鱼类。
淡水鱼的繁殖能力
鱼的护卵方式和产卵数呈反比。越高明的护卵方式,产卵数越少,反之亦然。
鱼卵
鱼的卵分为浮性卵和沈性卵。
浮性卵-浮于水面。
沈性卵-沈于水底。又分为三种:黏著型、附著型、分离型。
黏著型
卵膜黏附于一起。
附著型
卵膜外有丝状物体,可附于其他物体上。
淡水鱼的卵大多为这类型。
分离型
毫无机率般散播在水底。
护卵方式
鱼护卵的方式有四种。
直接产卵于水中,不做任何保护。
守护著鱼卵。
把卵产于水底石上,雄鱼、雌鱼轮流昼夜守护。
把卵置于口中。例如:慈鲷。
把卵置于育婴袋。例如:海马。
卵胎生型。
鱼卵在雄鱼体内成长后直接以小鱼型态生出。
例如:腔棘鱼。
建巢
将产卵场用嘴打扫干净。
用嘴或鳍传送水流以免鱼卵缺氧而死。
雄鱼吐出泡沫,制成泡沫巢,提供孵卵场所。
猜你喜欢:
1.淡水池塘如何养鱼
2.淡水观赏鱼的饲养方法
3.池塘怎样养殖鲟鱼
4.鲤鱼应该怎么养
5.淡水养鱼知识
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是什么
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重视养殖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细节,降低了内源性污染带来的危害,生产出的水产品品质好,符合无公害标准。该技术严格执行水产技术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技术操作规范,应用水质调控技术、80∶20养鱼技术、配合饲料投喂技术和综合养鱼技术等,改善池塘水环境,减少应激性,为鱼类栖息、摄食和生长提供良好的场所。
一、技术要点
1.水质与环境水源充足,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池塘周围无污染源、无大型的生产活动、无噪音。
2.池塘条件面积5~10亩,池深2~2.5米。池底平坦,易干塘及拉网操作,池底淤泥厚20厘米左右,保水性能好。水、电、路三通,排灌方便。根据生产需要,每池配备3千瓦增氧机和投饵机各一台。
3.生产设备齐全生产者必需具备常用的生产设备,如水泵、增氧机、投饵机、氧气瓶、网具、鱼筛和捞海等,并经常维修保养,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4.放养前的准备冬季或早春将池水排干,修整池塘,清除过多淤泥。池底冰冻日晒,使塘泥疏松,杀灭病菌,减少病害。鱼种放养7~10天前,每亩用生石灰100~150千克进行干法消毒。消毒后第4天,加水至0.8~1米深,并人工或机械搅水,使石灰与淤泥充分接触,使淤泥中的营养物释放到水中,有害物质充分氧化,晒水提高水温,达到肥水、消毒杀菌和净化水质的目的,为鱼种投放做好准备工作。
5.鱼种放养时间鱼种放养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深秋、初冬或2月下旬前放养完毕。早放养可使鱼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减少应激反应。特别是从外地购买的鱼种,更应该早放养。
6.鱼种质量体格健壮,体形正常,鳞鳍完整,健康无疫病。体色光亮,身体光滑,无创伤,溯水能力强,最好是经过驯化的鱼种。选用拉网捕获的鱼种,不放养清塘被污泥污染过的鱼种。
7.鱼种投放规格及密度鱼种规格整齐,同种鱼规格基本一致,一般规格为50~100克/尾。一般依据以下三点确定放养密度:一是确定养殖类型,是混养还是单养;二是亩产控制在750千克以内;三是预期达到的上市规格。
8.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必须进行消毒,一般用3%~5%的食盐水浸浴鱼种5~10分钟。浸浴时间视水温、天气和鱼种忍受度而定。
9.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和有关技术规范严格执行《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的规定》、水产技术标准、种质和苗种质量标准、无公害水产品质量标准和技术操作规范等。
10.建立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预报应急系统首先,建立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制度,通过定员、定点和定种测报,分析病害发生情况、流行趋势,提出病害防治措施;其次,经过多年的病害测报,为病害预报工作培训人员、积累资料、建立数据库和分析处理系统,逐步建立、完善病害预报制度和应急系统,为本地区病害防治工作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把病害预防工作做到病害发生、流行之前,真正做到水生动植物病害测报预报工作为渔业和渔民服务。
11.日常管理
(1)水质调节鱼种放养前,水深应达到1米左右。用河水养鱼要过滤,防止野杂鱼、杂物等进入。5月底至6月初,加水至1.8米,以后随着鱼类的生长逐步加满池水。7~9月,每月最好换水一次(排走下层水),每次换水量不少于池水的1/3。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溶氧量5毫克/升左右、pH7~8.5。应用测水调控养殖水质技术调节水质。
(2)合理使用增氧机做到“三开、两不开”,晴天中午开机1~2小时;阴天适时开机,直到解除浮头;阴雨连绵有严重浮头危险时,要在浮头之前开机,直到解除浮头。在一般情况下,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鱼类生长旺季坚持晴天中午开机,池塘载鱼量大,开机时间长,反之开机时间短。
(3)定期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从5月起,每10~15天抽样测定鱼类生长情况,根据水温和天气情况,灵活掌握饲料投喂量,防止过量投喂或投喂不足,影响鱼类正常生长。
(4)坚持巡塘,做好池塘日志坚持早晚和夏秋季夜间巡塘,注意天气、水质和鱼情,发现危险信号及时采取措施,避免造成损失。做好日志,日志主要内容有:天气、水温、气温、投饵量及次数、鱼病防治、浮头起止时间、开增氧机起止时间、加、排水时间及加、排水量等。经常分析、总结,及时调整管理措施。
(5)鱼病防治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坚持“池塘消毒、食场消毒、饲料消毒、工具消毒”的方法,定期有针对性的预防鱼病,防患未然。发现病鱼、死鱼及时捞出挖坑掩埋,防止鱼病传播蔓延。
选择“三证”齐全企业生产的渔药(渔药登记证、渔药生产批准证、执行标准号)。科学诊断鱼病,正确使用渔药。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和颉颃作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配制、施药;尽可能地使用中草药和生物制剂防治鱼病,不用或少用抗生素,严禁使用违禁渔药,严格遵守休药期。用药后认真观察鱼类反映情况、疗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虾、蟹等甲壳动物和鱼、黄鳝、泥鳅、蛙等无鳞水生动物施药时,要特别注意使用药物的种类和使用方法。如甲壳类动物严禁使用含磷药物,如敌百虫等。
池塘用水泥板、石块和砖等建筑材料护坡后,隔断了池水与池坡土壤的接触,降低了土壤对药物的吸附作用,因此要适当降低用药剂量。
用药时不要将药物一次性全部兑水稀释,而要根据水面大小分若干份兑水稀释,使药物浓度在池水中均匀分布。施药时要泼洒均匀,施药后开启增氧机,搅动池水,使药物与池水充分接触、搅匀,达到防治鱼病的目的。
认真记录鱼病防治的过程,主要内容有预防和治疗鱼病的名称、渔药名称、批号、生产时间、生产商,给药方法(药饵投喂、吊袋、全池泼洒等)、时间、器皿,天气情况(水温、气温)、施药人员、治疗效果等。要与前几年同类时期相对比,与附近同类池塘相对比,从中总结经验教训,找出规律,为做好鱼病防治工作提供技术和实践支撑。
12.技术类型
(1)有益微生物水质调控技术
①硝化细菌:使用时不需要经过活化处理,不能用葡萄糖、红糖等来扩大培养,只需简单地用池水溶解泼洒即可。投放硝化细菌后,一般情况需4~5天才可见明显效果,因此将投放时间提前是解决这个矛盾的好方法。同时,为了更好地提高硝化细菌的作用效率,硝化细菌应提前数日运用,避免繁殖速度快的活菌竞争空间。
硝化细菌不可与化学增氧剂如过碳酸钠或过氧钙同用,因为这些物质在水体中分解出的氧化性较强的氧原子,会杀死硝化细菌。所以,先使用化学增氧剂1小时后,再使用硝化细菌。
养殖池塘的酸碱度及溶解氧与硝化细菌的使用效果有较大的关系。硝化细菌对pH的最适宜范围为7.8~8.2,溶氧只要不低于2毫克/升即可。
②光合细菌:在养殖水体中使用和在饲料中添加光合细菌,能改善水质,减少耗氧,促进鱼虾成长,提高产量。光合细菌宜掌握在水温20℃以上时使用,低温及阴雨天不宜使用。在池塘使用时,每立方米水体2~5克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鱼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1~2克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虾池每立方米水体用5~10克光合细菌拌细碎的干肥泥土粉均匀撒入池,以后每隔20天左右,每立方米水体用2~10克光合细菌兑水后全池泼洒。用于饲料添加投喂鱼虾时,按1%的比例拌入。用于疾病防治时,可连续使用,每立方米水体鱼池用1~2克、虾池用5~10克兑水后全池泼洒。在池塘施用粪肥或化肥时,配2~5克光合细菌效果更为明显,可避免肥料用量过大、水质难以把握的缺点,并可防止藻类老化造成水质变坏。
水瘦时要先施肥再使用光合细菌,这样有利于保持光合细菌在水体中的活力和繁殖优势,降低使用成本。此外,酸性水体不利于光合细菌生长,应先泼洒适量生石灰乳,调节水体pH为7左右后再使用光合细菌。
药物对光合细菌制剂的活体细菌有杀灭作用,因此不能与消毒杀菌剂同时使用。水体消毒需经过一周后方可使用。
③芽孢杆菌:当养殖水体底质环境恶化、藻相不佳时,应尽快应用芽孢杆菌,其迅速利用大分子有机物质,同时能将有机物质矿化生成无机盐为单细胞藻类提供营养,单细胞藻类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微生物的呼吸、水产动物的呼吸提供氧气。循环往复,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使池塘内的菌相达到平衡,维持稳定水色,营造良好的底质环境。在泼洒该菌的同时,需尽量同时开动增氧机,使其在水体繁殖迅速形成种群优势。
使用芽孢杆菌前,活化工作为必需的措施。活化方法是加本池水和少量的红糖或蜂蜜,浸泡4~5小时后即可泼洒,这样可最大限度提高芽孢杆菌的使用效率。http://sannong.cuncun8.com/index.php?ctl=sannong&act=newspage&id=2467
淡水河虾的养殖技术
河虾养殖时要建造合适大小的虾塘,深度大概在两米左右就行。底部的基质可用沙质和淤泥土混合的,但淤泥要少。放入虾苗之前虾塘要先消毒处理,保证无菌。放的时候要把控好密度,不可过密。若是条件允许,可借助增氧机增氧。
河虾的食性很杂,从幼体阶段至成虾浮游动物、藻类、枝角类、桡足类、小型水生昆虫、有机碎屑、丝状藻固着藻、小型无脊椎动物等均摄食,但其喜食动物性饲料。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可用配合饲料,其尤喜食螺蚌肉、蚯蚓、小杂鱼、蝇蛆、蚕蛹等动物性饲料,故养殖过程中宜适当添加一些动物性饲料为好。
关于本次淡水养殖技术和淡水池塘健康养殖技术是什么的问题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我们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