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命肆农耕(桃花源诗相命肆农耕翻译是什么)

黑龙江旅游网4370

大家好,相命肆农耕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桃花源诗相命肆农耕翻译是什么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相命肆农耕和桃花源诗相命肆农耕翻译是什么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桃花源诗相命肆农耕翻译是什么

相命肆农耕(桃花源诗相命肆农耕翻译是什么)

“相命肆农耕”翻译是:相唤共同致农耕。

原诗选段: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译文:

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作者:东晋·陶渊明

《桃花源诗》赏析

《桃花源诗》诗前有“记”,写渔人发现并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诗”则详叙桃花源中耕作、税负、历法、服饰等有关社会制度的情况。“记”和“诗”相辅相成,构筑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战祸动乱,人人劳动自给、风俗古朴淳厚的理想社会。

它是作者在战乱连年、赋役惨重、民不聊生现实生活刺激下,虚构想象的产物,虽是一个带有浓厚复古色彩的乌托邦式的空想,却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广大农民的愿望和作者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否定,因而有着极大的进步意义。

此诗质朴清新,“桃花源”境界的成功创造,显示了诗人的丰富想象和出色的文字摹写能力。“桃花源”的理想深远地影响着后世诗人的追求和创作,这个词语也成了诗文语汇中安乐世界的代名词。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全文翻译是什么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出自魏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全文翻译:

秦王暴政乱纲纪,贤士纷纷远躲避。

四皓隐居在商山,有人隐匿来此地。

往昔踪迹消失尽,来此路途已荒废。

相唤共同致农耕,天黑还家自休息。

桑竹茂盛遮浓荫,庄稼种植按节气。

春蚕结茧取长丝,秋日丰收不纳税。

荒草遮途阻交通,村中鸡犬互鸣吠。

祭祀仍遵古礼法,衣裳没有新款式。

儿童欢跳纵情歌,老者欣然自游憩。

草木花开知春到,草衰木凋知寒至。

虽无年历记时日,四季推移自成岁。

欢快安逸乐无穷,哪还需要动智慧?

奇踪隐蔽五百岁,一朝开放神奇界。

浮薄淳朴不同源,转眼深藏无处觅。

请问世间凡夫子,可知尘外此奇迹?

我愿踏乘轻云去,高飞寻找我知己。

原文:

嬴氏乱天纪①,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②,伊人亦云逝③。

往迹浸复湮④,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⑤,日入从所憩⑥。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⑦;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⑧。

荒路暧交通⑨,鸡犬互鸣吠。

俎豆犹古法⑩,衣裳无新制⑪。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⑭,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余乐⑰,于何劳智慧⑱?

奇踪隐五百⑲,一朝敞神界⑳。

淳薄既异源㉑,旋复还幽蔽㉒。

借问游方士㉓,焉测尘嚣外㉔。

愿言蹑清风㉕,高举寻吾契㉖

注释:

①嬴(yíng)氏:这里指秦始皇嬴政。天纪:日月星辰历数,此指正常的社会秩序。

②黄绮:汉初商山四皓中之夏黄公、绮里季的合称。此指商山四皓。

③伊人:指桃源山中人。云:句中助词,无义。逝:离去,即逃至山中。

④往迹:人或车马行进所留下的踪迹。湮(yān):埋没。

⑤相命:互相传令,此指互相招呼。肆:致力。

⑥从:相随。所憩:休息的处所。

⑦菽(shū):豆类。稷(jì):谷类。艺:种植。

⑧靡(mǐ):没有。

⑨暧(ài):遮蔽。

⑩俎(zǔ)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⑪衣裳(cháng):古时衣指上衣,裳指下裙。后亦泛指衣服。

⑫童孺(rú):儿童。

班白:指须发花白。班,通“斑”。诣(yì):玩耍。

⑭节和:节令和顺。

⑮纪历:纪年、纪月、纪日的历书。

⑯成岁:成为一年。

⑰余乐:不尽之乐。

⑱于何:为什么,干什么。

⑲五百:五百年。从秦始皇到晋太元中的五百多年。

⑳神界:神奇的界域。

㉑淳:淳厚,指桃源山中的人情风尚。薄:浮薄,指现实社会的人情世态。

㉒旋:很快。幽蔽:深暗。

㉓游方士:游于方外之士。

㉔尘嚣:世间的纷扰、喧嚣。

㉕蹑(niè):踩。

㉖契(qì):契合,指志同道合的人。

内容简介:

《桃花源诗》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中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诗人以自己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切感受,突破了个人狭小的生活天地,从现实社会的政治黑暗、人民生活苦难出发,结合传说中的情形,描绘了一个与现实社会相对立自由、幸福的理想社会。全诗内容丰富,语言质朴,描写具体。诗附于《桃花源记》之后,两者珠联璧合,又相互独立,并无重复之感。

赏析:

《桃花源诗》是以诗人的口吻讲述桃花源人民生活的和平、安宁。《桃花源诗》内容丰富,对于了解陶渊明描写桃花源的意图和生活理想很有帮助。

这首诗可分四节。前面六句是第一节,叙述桃源社会的由来。开头一句,点明当时社会背景,秦始皇残暴扰乱天纪,于是贤人纷纷隐居避世。桃源人的始祖也隐入桃源,去迹湮没,不再出去,形成了这个世外桃源。

诗的第二节从“相命肆农耕”,至“秋熟靡王税”六句,叙述桃源人共同劳动,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相命肆农耕”一句,写大家共同努力耕作,你呼我应,从不偷懒,“日入从所憩”一句写大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谁也不勉强谁,都非常自觉自愿。“桑竹”两句写在大家的辛勤劳作下,树木、庄稼都长势良好。“春蚕”两句,诗人从容不迫地道出,春天收丝,秋天打谷都不用交纳王税,点明这是一个共同劳动,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的社会,是诗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第三节从“荒路暖交通”至“子何劳智慧”等十二句,侧重写桃源内的风俗。“荒路”两句写桃源内的路径是昏暗的、荒芜的,但能听到鸡鸣狗叫之声。“俎豆”两句写桃源人的衣着,祭祀都保留着古老的习俗。“童孺”两句写桃源内老人、孩子都生活的非常愉快,反映尊老爱幼的风尚。“草木”以下四句,写不用岁历的记载,全凭草木们枯荣变化判断季节、四时。“怡然”两句写大家都沉湎于劳动的快乐之中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连智慧都是用不着的。足见社会风气是如何淳朴,桃源人是多么的无私。含蓄、委婉地批评世人玩弄权谋、尔虞我诈的恶毒行径。

第四节是余下的十句。诗人由渔人进出桃源故事而引发感慨。“奇踪”等四句,诗人直言不讳点明,虽然桃源一朝显现,但因为风气各不相同,如昙花一现,再无踪迹可寻。“借问”两句是说那些游山玩水的人不知世外之情,就更找不到桃源了。“愿言”结尾两句,诗人说自己愿追踪先贤,表露了诗人对桃源社会的向往和倾慕。

这首诗叙事简练,描写生动,寓褒贬爱憎于笔端,充分表现诗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的倾心追求。方东树在《古诗赏析》中说:“此诗大事本未,曲折具备,而章法布置抵一篇文字。”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陶渊明晚年,约为南朝宋永初三年(422年)的作品。元熙三年(421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毒酒杀害晋恭帝。陶渊明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年),字元亮,晚年更名潜,字渊明。别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是江西首位文学巨匠。

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代表作有《陶渊明集》。

相命肆农耕相命什么意思

<相命肆农耕>出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相命的意思是:互相勉励督促

相命肆农耕⑹,日入从所憩⑺。桑竹垂余阴,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⑻。荒路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⑼,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⑽。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⑾,四时自成岁。怡然有余乐,于何劳智慧。

段落翻译如下:

桃花源人互相勉励督促致力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竹林垂下浓荫,豆谷类随着季节种植,春天收取蚕丝,秋天收获了却不用交赋税。荒草阻隔了与外界的交通,鸡和狗互相鸣叫。祭祀还是先秦的礼法,衣服没有新的款式。儿童纵情随意的唱着歌,老人欢快的来往游玩。草木茂盛使人认识到春天来临,天边暖和了;树木凋谢使人知道寒风猛烈,秋冬之季到了。虽然没有记载岁时的历书,但四季自然转换,周而成岁。生活欢乐得很,还有什么用得着操心?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上一篇为什么会有中山公园(为什么会有中山公园这个地方)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