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我国蒙古族人民聚居的地区之一,现有人口8.8万余人,主要聚居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都兰、乌兰县、德令哈、格尔木市和黄南藏族自治州的河南蒙古族自治县以及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海晏、刚察、祁连县,其余分布在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县和东部地区的湟源、互助、乐都县等。
青海的蒙古族是从公元1206年前后从蒙古王成吉思汗率兵攻打西亚时始,由蒙古部落逐渐移入青海并发展至今。
青海的藏族信仰藏传佛教,一般家家有佛龛,人人佩戴护身符。早晚煨桑,献净水,诵佛号叩头。每年要请喇嘛念“平安经”三次,逢节日或丧葬要到寺院点酥油灯、叩头、转经轮等。青海蒙古人的日常生活,受宗教的深刻影响,诸如搬迁、嫁娶、丧葬、生病等,莫不请喇嘛卜问吉凶,诵经祈祷,以求解脱超度,而且施以优厚的布施。
青海蒙古族绝大多数居住在美丽的草原上,以畜牧业生产为主,经营的牲畜有牛、马、羊、骆驼,其中以羊最多。少数蒙古族人从事农业生产,其产品有小麦、青稞、油菜、马铃薯等。
青海的蒙古族由于居住区域寒冷及受藏族的影响,其服饰有别于内蒙古的蒙古族。男女在冬季均穿镶边或以布为面的羊皮长袍,夏季一般穿棉布、氆氇或羊皮制作的夹袍。节日或做客,穿以绸缎或平绒为面用水獭皮或彩色氆氇镶边狐皮做领的羊羔皮长袍。无论冬夏,男女均系颜色鲜艳的丝绸腰带。男子腰带上挂鼻烟壶、刀子和火镰等,女子在腰带上系小刀、丝绸长条及小手帕、针包等。男女均穿牛皮或绒做的靴子,考究的穿香牛皮制的尖端上翘、镶有剪牛皮花纹的蒙古靴。冬季多戴狐皮帽,夏季多戴呢绒礼帽。
青海蒙古族妇女特别讲究头饰,颈上戴有用珊瑚、玛瑙和珠宝串成的项琏以及银制护身佛龛。已婚妇女将头发挽成双辫,装入一双长辫套内,垂于胸前;未婚少女将头发辫成若干小辫,总为一辫,垂于脑后,装入一辫套内,上缀有许多银牌或琥珀、玉石、铜铃等饰物。逢节庆日,都还戴耳环、手镯和戒指等。
青海蒙古族的饮食,以牛羊肉、奶制品和青稞炒面为主要食物,冬秋季节多食肉类,春夏多食奶类。蒙古族的奶制食物,品种多样,特别有名。有奶豆腐、奶皮饼、酸奶、马奶酒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其中酸奶还被蒙古人视为吉祥食物,在节庆宴席上,作为头道食物招待客人;给人贺喜或送礼,都要提一捅酸奶相送。因酸奶富有营养,又可解渴、帮助消化,因此放牧归来,总要先喝一些酸奶,每顿饭后,也要喝酸奶。
蒙古族牧民为适应草原放牧需要住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美观大方,极富民族特色。
蒙古族能歌善舞,喜爱摔跤、射箭、赛马等活动。每年夏秋季节,人们按传统习惯举行盛大的祭海、祭俄博等活动。其中尤以祭俄博活动最为隆重和热闹。祭俄博是青海蒙古族一年一度的盛会,类似内蒙古的:“那达幕”大会,约在每年七月中旬举行。届时,僧俗群众、男女老少穿著节日的盛装,骑马乘驼,牵上驮着帐篷、食品的牦牛,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开阔平坦、水草丰美、鲜花盛开的草原上,安营扎寨,举行祭祀山神、祈祷人畜平安等仪式,参加或观看射箭、打靶、摔跤、赛马、歌舞等比赛、表演,开展各种物资交流活动,使空旷宁静的草原,一下子变成了帐篷云集、旌旗猎猎、歌声阵阵、歌舞翩翩、驼马嘶鸣、欢声雷动的欢乐的海洋。
LZ您好
青海蒙古族主要有2支
一支是成吉思汗时期蒙古汗国开疆拓土,攻灭西辽和西夏后,为了包围残留的金朝(以及将来包围云南大理和南宋),有一部分蒙古人向青藏高原渗透,抵达并定居青海
另一支是和硕特蒙古,在明末应藏传佛教首领邀请,入藏平叛,后代定居这里
这部分蒙古族有一定程度藏族化倾向(包含信仰,生活习惯)
所以青海有蒙古族很正常,是历史问题,这和青海不是蒙古的自治区没什么关系
3
汗最初并不是某位“草原帝王”的专属,在铁木真一统蒙古之前,理论上蒙古各部的首领都可以被称为汗。而彼时的蒙古也如同“一盘散沙”,不仅没有统一的政权、统一的首领,各部之间相互攻伐也从来没有断绝过。在铁木真一统蒙古、建立蒙古帝国之后,“通天巫”阔阔出为铁木真从“长生天”那里求来了成吉思汗的名号。自此,铁木真成为了蒙古帝国的成吉思汗。而这,也是蒙古帝国大汗的由来。
此后,蒙古帝国大汗变成了唯一的“草原帝王”。但值得一提的是,铁木真虽然成了蒙古帝国的大汗,却没有像中原王朝的皇帝将“皇帝”二字“私有化”那样将“汗”字“私有化”,理论上铁木真之下的一些首领仍然是可以被称为汗的,例如铁木真分封的术赤汗国、察合台汗国等,其首领仍然是可以称汗的,甚至其下二次分封的首领也依然可以被称作汗,只不过他们不是蒙古帝国的大汗而已。
蒙古帝国的分崩离析
铁木真晚年心血来潮,学着中原王朝玩起了立储,将嫡出第三子窝阔台立为了汗储。可铁木真却没有学到中原王朝立储的真谛,在立储的同时铁木真又遵从“幼子守灶”的蒙古旧俗,在临终前将自己直属的军队、财产、百姓交给了嫡出幼子拖雷,祸根就此埋下!
窝阔台即位之后,借巫师之手除去了胞弟拖雷。但根据蒙古人的传承制度,拖雷手里的军队、财产、百姓却不会被充公,而是由他的儿子继承,拖雷系子弟仍然是蒙古帝国宗王中实力最强的一脉!窝阔台在位期间虽然不断在削弱拖雷系的势力,但拖雷系的实力依然不容小觑。窝阔台去世后,他的儿子贵由继承了汗位,但正式即位之后还没来得及继续削弱拖雷系的势力、没多久便去世了……
贵由死后,嫡长房术赤的儿子拔都支持拖雷系争位,拖雷系更是“全家总动员”、连拖雷的遗孀唆鲁禾帖尼都亲自出马了!最终,拖雷系想方设法凑齐了忽里台大会的法定人数,拖雷的嫡长子蒙哥被推举为蒙古帝国的新任大汗。这次大宗转移直接导致了察合台系、窝阔台系与拖雷系的离心,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与后来的元王朝渐行渐远,走向了事实独立。拔都去世之后,术赤系的钦察汗国也开始与元王朝分道扬镳、走向了事实独立。最后,连拖雷系自己建立的伊儿汗国也在旭烈兀死后走上了事实独立之路。自此,元王朝的皇帝只剩下一个蒙古帝国大汗的虚名和四大汗国名义宗主的地位……
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确,元王朝的皇帝名义上仍然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元王朝的历代皇帝都拥有蒙古帝国大汗的汗号,如元世祖忽必烈的“薛禅汗”、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的“普颜笃汗”等等。即便是元王朝作为大一统王朝的最后一任皇帝元顺帝妥懽帖木儿,也同样拥有蒙古帝国大汗汗号——“乌哈噶图汗”。
北元政权的分裂
明洪武元年,明将徐达攻陷元大都。此前,元顺帝妥懽帖木儿率元宗室、后宫、群臣,带着成建制的军队“主动退却”、回到了蒙古故地,史称“北元”。虽然大一统的元王朝被明王朝取代了,但元王朝和蒙古帝国并没有灭亡,它仍然是存在的,元顺帝也仍然是北元政权的皇帝和蒙古帝国的大汗。
北元天元十年、明洪武二十一年,明将蓝玉获得捕“鱼儿海大捷”,元顺帝的孙子脱古思帖木儿兵败后在逃往哈拉和林途中被部将也速迭儿缢杀,出身“黄金家族”的蒙古帝国大汗自此沦为了任权臣摆布的傀儡,蒙古各部也纷纷独立。虽然后来出现了所谓“达延汗中兴”,但“黄金家族”早已辉煌不再!虽然“达延汗中兴”确保了蒙古帝国大汗的名号仍然在“黄金家族”手中,但随着分封的继续,“黄金家族”早已一盘散沙,根本无力恢复祖先的辉煌与荣耀了,更加无力再统一蒙古各部。
末代蒙古帝国大汗林丹汗
明万历三十二年,末代蒙古帝国大汗林丹汗即位。平心而论,这位大汗并不是无能之辈,更加不甘心平庸!即位之后,林丹汗便清楚地认识到女真人对蒙古各部的觊觎,开始企图重新一统蒙古各部。但做起来谈何容易?在对蒙古各部长期的吞并战争中,林丹汗自身的实力也受到了沉重的拖累。更重要的是,在林丹汗的“统一攻势”下,许多蒙古部族出于自保选择了通过政治联姻等方式归附女真!著名的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家族就是在这个时候归附女真的。最后,林丹汗非但未能一统蒙古各部,反倒是成了女真人的首要打击目标。
后金天聪六年,清太宗皇太极会同归附的蒙古各部共击林丹汗,林丹汗不得已只能放弃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西逃,在逃往途中,林丹汗部众作鸟兽散……最后林丹汗只得率领少量随便逃往青海地区,两年后病死于青海打草滩。后金天聪九年,林丹汗的儿子额尔孔果洛额哲捧着元王朝的传国玺(不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投降后金政权,名义上的蒙古帝国不复存在!
清朝皇帝为何兼任“蒙古大汗”
首先我们必须明确一点,清朝皇帝兼任的并不是蒙古帝国大汗。因为自额尔孔果洛额哲投降之后,蒙古帝国便不复存在了。同年,清太宗去汗号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作为一个王朝,清太宗不可能容忍蒙古帝国的名号继续存在!否则外藩蒙古岂不是成了国中之国?
既然清太宗不是蒙古帝国的大汗,那么他的“蒙古大汗”身份又是从何而来呢?首先,末代蒙古帝国大汗林丹汗的儿子投降了后金,理论上后金政权包括后来的清王朝全盘接受了蒙古帝国的一切、包括汗位。其次,毕竟外藩蒙古和清王朝纳入八旗编制的八旗蒙古还是有区别的,某种程度上它更像是“外藩”,尤其是外扎萨克,清王朝的手还伸不到那么长!作为蒙古各部共同的宗主,清太宗必须有一个站得住脚的名分以确立对清王朝外藩蒙古地区的主权。
最终,在蒙古各部的“共同拥戴”之下,清太宗被尊为了蒙古各部共同的大汗,上汗号博格达彻辰汗,事实上取代了原蒙古帝国大汗的地位。后来,作为清王朝对外藩蒙古、尤其是外扎萨克拥有主权和宗主地位的象征,清王朝皇帝“蒙古大汗”的身份被继续保留了下来,直到清亡一直如此。甚至连清王朝的末代皇帝溥仪也是拥有“蒙古大汗身份”的,汗号为哈瓦图猷斯汗。
综上所述,清王朝皇帝兼任“蒙古大汗”已经不是铁木真时期的那个所谓蒙古帝国大汗了。其更多地是宗主地位和主权的象征,代表着清王朝对外藩蒙古各部、尤其是鞭长莫及的在扎萨克拥有绝对主权!除了这个大汗的名分,还有乌里雅苏台将军的设置,并不是为了“镇守外蒙”,乌里雅苏台将军手里那点儿兵力根本无法镇守。说到底,同样是主权的象征!正式因为有了清王朝皇帝“蒙古大汗”的这个身份,作为清王朝继承者的民国北洋政府后来派出徐树铮收复外蒙才名正言顺、师出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