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广州市
阳江市是地级市。
广州,简称“穗”,古称任嚣城、楚庭、番禺,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江、西江、北江交汇处,珠江三角洲北部,濒临中国南海,是中国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从秦朝开始,广州一直是郡治、州治、府治的行政中心。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华南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科教中心。广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岭南文化分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和兴盛地之一。
广州是国务院定位的国际大都市,国家三大综合性门户城市之一,与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
广州从3世纪30年代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主港,唐宋时期成为中国第一大港。明清两代,广州成为中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大港,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历史上最重要的港口,有“千年商都”之称。加上外国人士众多,也被称为“第三世界首都”。
阳江,广东省省辖市,是1988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地级市,位于广东省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东与恩平市、台山市交界,北同罗定市、新兴县及信宜市接壤,西接高州市、电白区,南临南海。享有地方立法权。
阳江市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滨海城市,有平安城市、最佳生态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风筝之乡等荣誉,素有北有潍坊南有阳江的南国风筝之乡称谓。
阳江海资源物产丰富,阳江盛产鱼、虾、蟹、贝、三鸟、水稻、甘蔗、橡胶、海盐等。海鲜有鱼、虾、蟹、贝、藻类等,并盛产对虾、龙虾、鲳鱼、马鲛、石斑、海参、鲍鱼等名贵海鲜。阳江土特产以“阳江三宝”和“阳春三宝”最为著名,“阳江三宝”是指阳江豆豉、阳江小刀和阳江漆器;“阳春三宝”指阳春产的春砂仁酒、蛇鞭蛤蚧酒和三蛇酒。另外,东平虾酱、大八益智、阳春马水桔也是出名的特产。
阳江人均GDP位居粤东西北第一位,也是粤东西北非珠三角地区首个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地级市。
阳江名字的来历
阳江这地方源于"漠阳江",而漠阳江起名又源于"莫阳",原来阳江最早叫"莫阳",为什么叫"莫阳"?因为阳江在古时,属于古越地方,居住的多是越人。在古越语中,"牛"越语为"莫",(阳江现在称"牛"还叫"牛么");"羊"越语为"阳",和太阳的"阳"。"莫阳"就是牛羊的意思,表明古代的阳江曾经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这条江在莫阳,故此叫漠阳江。中国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曰阴,山南水北曰阳,我们阳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阳江。古代"青"、"春"谓之东,阳春在江东边,所以名叫阳春。
历史沿革据"阳春独石仔古人类文化遗址"考古发现,距今万年以前,两阳人的祖先就已出现。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度。公元前214年派军队攻打珠江流域的越族,秦统一了岭南越族地方后,设置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两阳初属其中的南海郡,开始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汉武帝派兵打败了匈奴后,于公元前111年(武帝元鼎六年)新设了合浦郡高凉县,政治中心在今阳东县大八镇古城(另一说在麻汕上塘村)。高凉县包括今阳江市、恩平市西部、茂名、高州、电白、化州、吴川和罗定的部分地方。高凉县是粤西地区最古的县。
东汉末,两阳属东吴统治范围。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孙权将高凉县从汉时的合浦郡分出,设为高凉郡,转由广州管辖,下统三个县:安宁县(今阳江市区及其东部)、高凉县(今阳东县北部地方)、西平县(今江城区白沙街道、埠场镇、平岗镇、阳西县程村镇邻近部分地区)。两阳由县升郡。
南北朝时,两阳的地位显得更为重要了。公元527年(梁大通元年)高凉郡从广州分出,连同杜陵郡、宁康郡、阳春郡等合设为高州。高州州治中心在今江城(从公元527年至649年),管辖今阳江市及茂名市的大部分地方(包括良德)。阳江由郡升格为州,下管郡,郡管县,历时122年,是祖国南疆的交通要冲、军事重镇。
公元606年(隋炀帝大业二年)隋政权把安宁县、高凉县分出部分地方合成一个新县--阳江县。在阳春郡中设阳春县。阳江县、阳春县从此得名。
公元649年(唐太宗贞观二十三年)阳江县、西平县、阳春县、杜陵县等从高州分出,建为恩州,属广州都督府管辖。恩州州治在阳江,从贞观年间唐太宗时建恩州起至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撤除恩州,阳江、阳春各自为县止,两阳被称呼为恩州达719年。此后。江、春两县归肇庆府管辖。
公元1867年(清朝同治六年)阳江县两次升格为直隶州,下辖阳春、开平、恩平等县。公元1870年(同治九年)阳江直隶州改为直隶厅。公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阳江直隶厅再改为直隶州。公元1912年(民国元年)撤除州府,复设阳江县、阳春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阳江、阳春属江门粤中专区;1953年改属粤西行署;1956年改属湛江专区;1958年冬,合阳江县、阳春县为两阳县;1961年复分为阳江县、阳春县。1983年9月为江门市属县。1988年2月10日,原阳江、阳春两县从江门市分出,新建为阳江市,属地级市建制。下辖现在的阳春市、阳西县、阳东县和江城区。1992年增设海陵岛经济开发试验区,1998年又增设岗侨管理区。
地理位置阳江市地处广东省西南沿海,紧邻珠三角,扼粤西要冲。位于北纬21°28’45”——22°41’02”,东经111°16’35”——112° 21’51”,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距132.75公里。陆路距广州247公里,距湛江230公里,距珠海160公里。水路距香港143海里,距澳门129海里。陆地总面积7813.4平方公里,其中丘陵面积占26.03%,山地面积占42.73%,平原面积占22.17%。东与江门市的恩平、台山市交界,北同云浮市的罗定市、新兴县及茂名市的信宜市接壤,西接茂名市的高州市、电白县,南临南海。海岸线长341.5公里,主要岛屿有30个,岛岸线长49.3公里。地势由北向南倾斜,依山傍海,东北有天露山屏障,西北有云雾山环绕。境内最高山峰为望夫山脉的鹅凰嶂,海拔1337米,最长河流为漠阳江,全长199公里,南北贯穿全市,自北向南流入南海
《五帝本纪》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之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
中国南巡第一人是舜帝,他南巡到湘潭对着**家乡的山奏了曲“虞韶”,因此称之为韶山。继续南巡,来到五岭之北,其关山阻隔,未能听到虞韶的乐曲,因而称韶关。
至今的韶关、闻韶、新韶等地名,都说明舜帝南巡的情况。舜帝崩于苍梧之野,这个苍梧,就是今天岭南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大部分地区和湖南省的部分地方。“苍”通“仓”、“梧”通“吾”,这个仓库是吾的,吾的仓库也。古代的舜帝就非常清楚南巡的意义,在于草莽丛林中开辟出吾的仓库。当年苍梧的首府在广信。广信在贺江边上,即今广东封开县的江口至广西贺州的信都一带。
先秦的广东,夏、商属扬州,周、春秋、战国属楚国,至今广州越秀山上仍有“楚庭”的碑刻。
秦以前,岭南虽与中原商、周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初通交往,但是由于山川阻隔,发展很缓慢。秦灭六国以后,任嚣、赵佗率军队50万南下,于公元前214年统一岭南,童年设置了桂林郡、象郡和南海郡。今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属于南海郡,治所在番禺(今广州)。南海郡初时设四个县番禺、龙川、博罗、中宿(今四会、清远一帯),后增设揭阳县。南海郡的郡治在番禺县(即今广州市)。
秦末,赵佗趁中原无首,自立南越国。南越国的建立使岭南避免了秦末汉初的战乱之苦,加快了岭南地区的开发;
西汉初,汉高祖曾派陆贾到番禺,说服赵佗名义上臣服于汉朝,可是不久赵即反目。汉武帝于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下达征南越诏,以10万兵分五路进攻,翌年灭南越国。汉武帝便将南越国的地域改为交州。管辖今广东、广西和越南中、北部地区,首府就设在广信县。首府不设在番禺县,而设在广信县,一来有利于管辖更广大的领地,二来可防南越国的“复辟”基地的建立。广信县设在贺江、桂江边上,距秦始皇开凿灵渠把长江和珠江相联不远的水运交通线上。广信建县在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广信”取名有“初开粤地宜广布恩信”之意。
东汉建安八年(公元203年)交刺史州部逐渐拥有行**力,成为岭南地方最高的行政机构,才将交州的首府由广信县东迁至番禺县。
三国孙吴时期。三国·吴·黄武五年(公元226年)孙权考虑到岭南地区过于辽阔,不易管辖,遂将合浦以北南海、苍梧、郁林、合浦等郡划归广州,合浦以南交趾、九真、日南等郡归交州。岭南始被一分为二,广州之名始现。此时的广州并非指城市意义上的广州,而是类似于省的行政区划。广州所辖是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
两晋南北朝间,天下大乱。《宋书·列传第57卷》载:“广州诸山并俚獠,种类繁炽,前后屡为侵暴,历世患苦之。”广州远离中原战乱,多与东南亚国家船舶商货,由是富庶。《南齐书·列传第39卷》亦载:“至于南夷杂种,分屿建国,四方珍怪,莫此为先。藏山隐海,环宝溢目。商舶远屇,委输南州,故交、广富实,牣积王府。”
隋朝文帝仁寿元年(公元601年)曾将广州改为番州,几年间又复为广州。
唐朝贞观年间,将全国按山川形胜之便划分为十道,岭南地区为岭南道,置经略使以式遏四夷,又整合而一。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岭南再划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东道治广州,西道治邕州(今南宁),岭南再次分治,但州县分布不均衡,粤东只有潮、循2州,粤西及西道有15州。
五代十国其间的905年,刘隐取得岭南节度使位。917年,其弟刘岩(刘)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所辖地有广州、韶州、潮州、容州、邕州、交州、桂州、贺州、连州、郴州。刘在位25年。刘三子刘玢继位两年被其弟所弑。刘晟杀兄篡位,在位16年。刘晟长子刘鋹在位14年,为宋朝所灭。
宋朝建立了以后,于公元971年统一岭南地区,在今天广西和广东、海南部分地区设置行政区划广南路,
并以岭南山中段分界,岭东为广南东路,简称为“广东”。广南东路治所在广州,有14州;广南西路治所在桂林,有7州。
“吴以广名州,本于广信;宋以广名路,亦本于广信也。”宋朝分广南东路、广南西路,也是以广信为分界线。广信以东,谓之广东;广信以西,谓之广西。从历史上看,三国吴时就先有“广州”,然后到宋朝才有“广东”这个名词的,皆由广信分界。
元朝,岭南地区没有单独设置一级行政区划,而是将原广南东路辖区归江西行省管辖;原广南西路划归湖广行省管辖,今海南省和广东省雷州半岛,都归湖广行省统辖。这种局面的出现是由于元代通岭南的主要交通线,是沿赣水和湘水分东西两路而下。自赣水逾大庾岭,则进入北江流域,连接的地区多在广南东路范围内;沿湘水上溯,经全州、灵渠、桂州(今桂林),则进入西江的支流漓水,便于联系的地区是原广南西路的范围,所以才会有广南东、西两路分别统属于江西、湖广之怪现象。
元朝保留“广东道”,下辖有广州路、韶州路、惠州路、南雄路、潮州路、德庆路、肇庆路,以及英德州、梅州、南恩州、封州、新州、桂阳州、连州、循州等。
明朝又将岭南两广与江西、湖广分开。而这个时期,由于广西壮、黎、瑶三个民族反明起义猛烈,朱元璋采用分而治之的办法,把黎族聚居的海南,广西的门户钦、廉地区划归广东,以便加强控制。
明洪武二年(1369年)五月改广东道为广东行省。洪武九年(1376年)七月广东行省为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通称广东省。
《清史稿》则载:“广东:禹贡扬州之南裔。明置布政使司,治广州。清初因明制,定为省。”下辖六道:广肇罗道、韶连道、惠潮嘉道、高雷阳道、廉钦道、琼崖道。
中华**,仍维持清朝的行政区划,下设六道:粤海道、岭南道、潮循道、高雷道、琼崖道、钦廉道。
1911年11月9日,广东省宣布独立,成立军政府,成为中华**辖地。1916年7月6日改为文人政府。其后多次成为孙中山先生反北洋政府运动的大本营。1926年11月10日省政府改称省国民政府。陈济棠主政期间(1929年-1936年),广东经济、文化、交通和城市建设有显著发展。
1938年10月21日至1945年8月15日,部份地区(包括广州、佛山、中山、江门、东莞、宝安、惠州等地)沦入日军手中。
1950年6月2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占珠海万山群岛,全省解放。
广东解放后,省政府初年沿用国民政府的制度,但改省国民政府为省人民政府。1968年2月21日,改称广东省革命委员会。1979年复为省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广东行政区域有所调整,包括将怀集由广西划入广东,将钦州、防城港、北海由广东划入广西(1965年6月),将海南独立建省(1988年)等。至今广东省的行政区划则是下设21个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汕头、韶关、清远、河源、惠州、汕尾、潮州、揭阳、梅州、江门、肇庆、云浮、阳江、茂名、湛江、东莞、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