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微博(张一鸣微博整理)

黑龙江旅游网4490

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张一鸣微博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张一鸣微博以及张一鸣微博整理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看待张一鸣删光所有微博

张一鸣微博(张一鸣微博整理)

张一鸣删光自己的微博是他个人的自由。

张一鸣,男,1983年出生于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客家人,2005年毕业于南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原CEO,今日头条创始人、原CEO。

曾参与创建酷讯、九九房等多家互联网公司,2012年创办字节跳动。2013年,先后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和《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是中国国内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青年领袖之一。

2021年4月,以356亿美元财富位列《2021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39名。5月20日,张一鸣宣布卸任字节跳动CEO,梁汝波接任。

1983年,他出生在福建龙岩的一个事业单位家庭,父亲在去东莞开办电子产品加工厂之前是市科委的工作人员,母亲是护士。与事业单位大院里其他父母对子女严加管束不同,热爱尝试新鲜事物的父母很早就给了张一鸣宽松环境,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能自主决定自己的人生走向。

张一鸣的童年,父母彼此聊的话题多是双方的朋友在国外搞了某项技术,做出了某个产品。现在很难去判断,在1980年代,这个小家庭里萌发的创新风潮是否影响了张一鸣未来的人生道路,但有一点可以确定,父母的宽松与这个家庭对商业的早早触碰让他在很小就接触到商业世界与创新之间的某种联系。

在所有人眼里,极客的童年应该是早早立下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张一鸣再次颠覆了大家对极客的想象。他说:“上大学的时候就想做出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能做出个芯片,芯片是一件很具体的事物,或者能够制药,有所突破。所谓科学家的梦想是在小学阶段的想法,早就消逝了。”

张一鸣微博整理

这几天抽空把张一鸣的所有微博看了一遍,发现2010年的微博最好,就是他30岁左右的时候,那时候刚创业没多久,在微博上认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到了2012年附近,开始做今日头条,每天都是大量转发今日头条上的文章到微博,干货变少了。后面就更新得越来越少。

我从他的微博中,试图找到他成功的钥匙,得到了一些只言片语,但是仅仅是这些只言片语,我都觉得对我的启发很大。

他从南开大学毕业,妻子是大学同学,毕业后去过微软,后来从微软离职,然后去过饭否,应该跟过王兴王慧文一阵子,后来还是自己创业。

刚开始项目是99房,类似于安居客或者贝壳找房这样的模式吧,后来才是字节跳动,今日头条,他很早就认准移动互联网红利,很早就认准信息的聚合和推荐的价值。有这样的认知,做出今日头条也不诧异。做今日头条的时候发现用户更喜欢看短视频,于是专门起一个APP做短视频分发,抖音就是这么来的,也不奇怪。

围观他的微博,我整理了这些干货。发现他说得最多的关键词:延迟满足感,自控,理性,反省,创新,学习。

结论就是张一鸣真的太厉害了。我对他做过的事情,他也对马化腾做过,他把马化腾的所有微博都读了一遍,连发两条微博感叹马化腾。

本文是我从他微博中摘录的231句话,绝大多数都是他创业初期的思考,我们可以看下10年前的想创业的程序员在想什么,在思考什么,是怎么鞭策自己的。

从张一鸣微博学到的(1)

看了一篇文章,是作者从张一鸣微博摘录的关于个人成长、管理、商业的一些思考,感觉非常受益,准备长期分享学习和思考。

我们常常觉得委屈,认为对方对自己误解,不能够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但是其实这个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自我防御的意识,总是要把事情想得更倾向于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说白了就是不想吃亏。

读到这一条让我想到了抖音,其实让用户快速满足是抖音能够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曾经有一段时间沉迷抖音无法自拔,事后想来,真的不得不佩服张一鸣。

人的生活要把握好延迟满足这个开关,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开始是不太赞同这句话的,一件事还没有做怎么知道自己做不好呢?后来一想,其实张是想表达,要抱着做到最好的决心去做一件事。如果你没有这种决心,没有做好一件事的意志,还不如不做。

最近在看网飞的文化相关书籍(也推荐所有人看看《不拘一格》这本书),提到最多的就是坦诚沟通,不知道张是不是借鉴了这种文化。但是坦诚沟通也是要有技巧和方法的,错误的方法会导致事态更加严峻。

要学会知足,但是也要保持清醒,认清差距。

一个人的视野很重要。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有时候置身事内我们无法看到问题所在,但是跳出这个事情,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和更长的时间尺度去看,就会有不一样的体会。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