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和挪威断交(挪威为什么和中国关系不好)

黑龙江旅游网4000

二次大战期间,作为战争的中心和主要战场,欧洲大陆的大部分曾一度被轴心国所控制,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更是在五年左右的时间里被纳粹德国所包围。然而,整个战争期间瑞典却以中立国的身份成功地置身于战火之外,未遭被占领的厄运。那么,瑞典在大战期间到底执行了一种什么样的中立政策呢?它为什么能借中立地位以自保而未遭进犯呢?其中立的实质究竟如何?

为什么和挪威断交(挪威为什么和中国关系不好)

瑞典约在公元13世纪中叶形成统一的封建国家,此后开始加强对东方的扩张,1293年占领了整个芬兰。16世纪60年代起,尤其是古斯塔夫二世军事改革建立起一支很有战斗力的陆军以后,瑞典仗着日益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开始了延续一个半世纪以上的对外战争,以建立波罗的海地区的霸权。自1630年插手30年战争起,国势盛极一时,先是击败丹麦,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强国,接着又跃进欧洲大陆,构建起横跨波罗的海两岸的强权,成为当时欧洲举足轻重的国家,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条约曾对其强盛地位给予认可。直到1699-1721年在与波兰、丹麦、俄国组成的三国联盟进行的北方大战中战败,瑞典国势渐衰,从波罗的海霸主地位上跌落下来。

1780年瑞典与俄国、丹麦签订联合武装中立同盟,这是瑞典调整对外战略的一个转折点。拿破仑战争期间,欧洲格局进入新一轮组合。1815年维也纳会议将瑞典所属的芬兰割让给俄国,波美拉尼亚省割让给普鲁士,此后,瑞典被迫实行战略收缩,退回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瑞典的中立开始萌芽并最终踏上了寻求中立的道路。当时瑞典国王约翰十四曾写信给英国首相帕默斯顿,表示:"我的政策将是尽我全力严守中立。"此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几经动荡,欧洲大陆更是风暴雨骤,但瑞典多次拒绝其他国家与之结盟的诱惑,始终不改中立的初衷。一次大战期间,瑞典顽强地在德、俄之间维持中立,避免了卷入战争。这样,瑞典在一个世纪的时间内,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起永久中立不可更改的形象。

一次大战结束后,瑞典作为创始会员国与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一起加入国联。这就改变了它以往的绝对永久中立,而转为有条件的灵活中立,表明这个中立小国需要国联这个国际组织来提高安全感。瑞典在加入国联后成为集体安全体系和裁军这两项孪生政策的积极支持者。然而随着30年代国际局势的日益紧张,国联解体的迹象日益明显。对日本侵华战争、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战争、西班牙内战的制裁无力以及裁军会议的失败,使瑞典对国联的效能深感失望,认识到国联的集体安全制度不可能给中立小国以足够的保护。在这种情况下,瑞典感到必须放弃灵活中立,回到完全中立。1936年夏当国联对意大利的制裁被证明无效且已正式结束时,瑞典偕同其他几个小国发表了一个联合声明,表明了将来对国联盟约第十六条的态度,宣布将自由决定是否参加国联发起的任何制裁。1938年1月瑞典外交大臣散德勒在国联宣布了瑞典的立场:采取制裁实际上已变为一桩任人选择的事情,并得由国联成员国自由作出决定,"据此说来,某些国家--我很荣幸地代表其中之一--可能决定奉行的一种中立政策就应当被认为完全符合于对国联成员国的义务所作出的忠实解释。"瑞典的立场得到默认。此后,瑞典力图重新执行一项严格的中立政策。1939年它拒绝了德国提出的订立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同时也反对英法苏提出的关于全面保障芬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提议。在大战即将来临时,瑞典出于对国联的失望和对本国安全的关切,回到了永久中立的立场。

二次大战爆发时,瑞典宣布中立。9月3日内阁特别会议决定,所有有关执行瑞典中立的规定不仅适用于目前正处于战争的国家,而且也应适用于可能卷入战争的任何其他国家。11月3日苏芬战争爆发,瑞典没有象其他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那样宣布中立,仅宣布为"非交战国"。瑞典在苏芬战争期间罄其所有的武器弹药供芬兰使用,并允许芬兰在瑞典招募了约8000名全副武装的军事人员,并于1940年1月同意盟国提出的准许战争物资过境运往芬兰的要求。到苏芬战争结束时,瑞典总共向芬兰提供了价值4亿克朗的赠品和借款。然而,瑞典并未使这种援助发展为直接的军事援助。针对1940年1月13日英国提出的要求经挪威、瑞典向芬兰派遣志愿军的照会,17日瑞典公开宣布不允许交战国军队通过或在瑞典领土上建立外国基地。1月24日,针对芬兰的请求军事援助和盟军借道援助的探询,瑞典答复道:"在当前形势下,除志愿者外,派遣瑞典军队或允诺其他交战国的军队过境都是不能指望的。"2月到3月,瑞典又一再拒绝了芬兰关于派遣军队支援和盟军借道援芬的请求。4月9日德军"威悉河演习"开始,德国要求瑞典继续严守中立,瑞典答复说打算保持中立,但要求"有完全自由采取那些我们认为有必要维护我们中立的措施"。瑞典通知挪威既不能以武器援助,也不能允许向挪威出口武器弹药。当挪威战事平息时,瑞典处境大为改变,其政策也随之改变。7月28日与德国正式缔结一项协定,允许德国军队和军需物资经由瑞典从挪威的一处运往另一处。9月14日达成一些新协定,扩大过境运输量,并允许过境士兵携带武器。苏德战争爆发后,1941年6月25日瑞典宣布接受德国要求,允许德军第163步兵师假道瑞典由挪威开往芬兰,允许德国飞机飞越瑞典领空,德军舰不得在瑞典领海停留超过24小时。

随着战争进程的转折,瑞典对德国的让步一个个地取消了。1943年8月5日瑞典宣布取消德国的过境运输。9月23日与盟国达成伦敦协定,同意削减对德出口价值的30%,1944年铁矿石的最大出口量降到750万吨,削减价值50%的滚珠轴承出口。1944年9月9日,瑞典取消了除医务车辆外所有德国经过瑞典的车辆过境权。月底,瑞典对外国船只关闭了波罗的海港口。1945年1月完全停止同德国的残留贸易。5月7日,瑞典通知德国大使中断两国外交关系。

瑞典正是以上述各种措施在大战时执行了所谓的中立政策,免遭战火侵袭。然而,中立不是一厢情愿的,除了自身的努力以外,中立地位的维持还有赖于一系列的外部因素,有赖于交战双方的理解和许可,有赖于双方的不干涉。

从整体上看,二次大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前期阶段,轴心国势力猖獗一时,尤其在欧洲,几乎控制了整个欧洲大陆,此时对瑞典独立和中立的威胁主要来自轴心国。在这种情况下,瑞典对轴心国作了最大让步,希特勒的目的基本达到,无需对其实施军事占领,而盟国方面对此也是理解的。

对交战双方而言,瑞典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它的优质铁矿石资源。战争爆发时住在法国的德国钢铁大王蒂森确信:"没有瑞典的铁矿石,德国就注定要在这场战争中打败仗。"德国当局充分认识到从瑞典进口铁矿石的重要性,但德国对北欧的政策一贯立足于北欧国家的继续中立将最好地服务于德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这样的假设,1939年希特勒"一再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德国没有理由插手北欧或者挪威海岸的事务,维持现状是最好的选择。"苏芬战争的爆发使北欧的形势发生了变化,英法盟军多次筹划以援助芬兰的名义控制挪威海岸和瑞典的铁矿石出口。德国也从消极地满足于维持现状变成积极地筹划军事行动,以确保德国在这一地区的利益。12月14日在会见了吉斯林后,希特勒指示德国军事当局准备征服挪威。1940年3月1日下达的关于"威悉河演习方案"的指令,明确指出行动的目的在于"防止英国入侵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波罗的海,保护我们在瑞典的矿石基地,扩大海空军进攻英国的出发地区。"4月9日,德军实施"威悉河演习方案",占领了挪威和丹麦。希特勒为什么没有占领瑞典?看来是由于以下几点因素促成的:

第一,瑞典独特的战略位置。瑞典地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隔挪威与英国隔北海相望,南隔丹麦与德国相邻,东部及东北隔波罗的海和芬兰与苏联为邻,它是在英、德、苏之间控制北海和波罗的海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瑞典作为当时欧洲首屈一指的优质铁矿石和滚珠轴承的供应国,更增加了它的战略重要性,成为大国争夺的重要目标。这种独特的战略地位使得对它的取舍往往关涉到大国的平衡,两大集团都想控制它,不允许它为对方所得,一旦它倒向两大对立阵营的任何一方,必将遭到另一方的攻击,这使瑞典处于一种强国夹缝中的危险地位。然而,与其他北欧国家相比,瑞典对强邻的暴露位置倒有几分优势,因为周边的小国成了瑞典与各强国之间的缓冲国。如果德法间的战争是穿过低地国家而进行,如果德英间的战争是跨越丹麦和挪威的国土而沿着北海海岸展开,如果德苏战争遵循历史老路沿波罗的海南岸横跨波兰和三个大陆波罗的海国家的疆域,那么瑞典就可以成为一个固定不动的缓冲国,成为旋转不停的北部欧洲的静止中心。列强要想占领瑞典,必须首先占领其周围的丹麦、挪威、芬兰,而一旦控制了这三个国家实际上就已经控制了瑞典而无需占领它,瑞典的三面受敌倒成了它的安全之所。现在德军占领丹麦、挪威已保障了德国北翼的安全,也就是说"威悉河演习"的作战目标已经达到,瑞典已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无需出兵占领。

第二,瑞典已承认德国的优势,向德国作出了种种妥协,德国不仅已获得铁矿石的正常供应,而且获得了在瑞典的过境运输权。

第三,苏联当时的立场。1940年4月13日苏联向德国提出强硬声明,"高度重视保障瑞典的独立","希望瑞典的中立不致受到破坏。"对此,德国许诺"将恪守瑞典的中立,不把军事行动扩大到它的国土上"。无疑当时苏联的立场是德国不敢对瑞典轻举妄动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四,如果进攻瑞典,必将遭到瑞典的拼命抵抗,德国所依赖的宝贵的铁矿石供应也将因此受到严重影响。

对于战略得失的考虑使希特勒没有占领瑞典。后来在准备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中,希特勒再次提到:"德军能否以较强兵力从罗瓦尼埃米及其以南地区出发实施这一作战行动,取决于瑞典是否准许使用其铁路实施开进。"而战役一开始,瑞典就满足了德国的要求,再次消弥了双方可能的冲突。

从交战的另一方来看,盟国在这一时期也充分认识到瑞典铁矿石对德国战争经济的重要性,多次筹划切断或削减这种供应。然而,随着1940年6月挪威战事的结束和西线战事的吃紧,盟国已无力干预北欧事务,瑞典已全面落入德国的控制之下。此时盟国对瑞典的处境是体谅的。1940年6月26日哈利法克斯对瑞典驻伦敦公使普吕茨说:"英国十分体谅瑞典的困难,不过瑞典在困境中保持均衡时未免向德国靠拢得太近了。"1942年10月丘吉尔在同后来出任瑞典驻英国大使的博赫曼会谈时说道:"我们不希望再有一个德国人的牺牲品,我们所要求的一切便是:你们在一旦遭到袭击时能够捍卫自己,不再作出任何不必要的让步,而且能够尽快撤消那些已经作出的让步。"可见,除了外交上略表不满外,盟国并不愿将瑞典拖入战争的漩涡。

当战争形势发生转折后,盟国加大了对瑞典的压力,对瑞典威胁最大的现在是盟国而不是德国。为了适应形势,瑞典逐步取消了对德国的让步,开始向盟国靠拢。对此,希特勒虽然恼火,却又无可奈何,因为此时他已是自顾不暇,没有力量再去干涉中立国的事务了。当1943年7月29日瑞典通知德国过境运输必须停止时,希特勒平静地接受了这一事态的发展,因为此时他还有其他许多更重要的问题,比如盟军入侵意大利,墨索里尼倒台,对法国的压力不断增大--"所有这些结合起来,迫使希特勒从挪威撤出军队前往法国而不是在北欧开辟新战线","如果德国还有抗议的话,那通常也仅仅是政治外交上的抗议。......当瑞典对德国进口和过境便利严加限制时,已很少有遭到德方报复的风险。"仅此而已。当轴心国处于全面颓势时,希特勒是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去开辟反中立国的新战场的。

就这样,依靠在战争的不同阶段采取灵活的妥协政策,瑞典博取了交战双方中优势者对中立的认可和维持,而处于劣势者或者出于理解,或者出于无奈,眼睁睁地看着瑞典为敌方服务却无力干涉。

现代世界大战是一场总体战,交战双方的冲突不仅仅局限于军事方面,也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弱小中立国家在各个方面都与交战双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仅仅以一纸宣言就企图避开世界大战的战火是不太可能的。中立小国必须小心翼翼地在交战双方之间玩平衡、走钢丝,不得不审时度势,向战争中的优势者妥协。这样,瑞典的战时中立随着大战进程的发展就有了一种明显的倾向性。

在战争的前期阶段,轴心国势力盛极一时,横行欧洲,残存的中立小国也就不得不向这种优势低头。瑞典不得不答应轴心国的种种要求,服务于轴心国的战争经济,满足其战略需要,将大部分战略物资卖给轴心国。战争发生转折以后,尤其在战争后期,在盟国日益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压力之下,瑞典不得不向盟国靠拢,逐步取消对轴心国的让步,放弃对轴心国的支持,直至最终同其断交。因此,正如摩根索指出的:"有关中立的权利、义务的国际法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只是当时法律、经济、政治及军事等条件的表现,如果这些条件改变,规则也就随之改变,这些条件如果消失,规则也就不再存在,在国际秩序的不断变化中,只有这种法律与社会背景,才能提供中立的法则",换言之,中立是可变的,是有弹性、有倾向性的。从总体上看,瑞典在大战前期可以称之为"亲轴心的中立国",在大战后期则是"亲盟国的中立国"。

在国际法上,一国选择了中立,就获得了某些权利,并且承担某些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便构成了中立法。二战年代,关于中立的国际法权威解释应是1907年的海牙第五公约和第十三公约,其中第五公约第二条规定:"禁止交战国的军队和装载军火或供应品的运输队通过中立国领土",第十三公约第一条规定:"交战国必须尊重中立国的主权,并避免在中立国领土或领水内,从事任何可能构成违反中立的行为",第六条规定:"禁止中立国以任何方式将军舰、弹药或任何作战物资,直接或间接供给交战国。"若以这些条款来衡量的话,二战时瑞典的中立不能说是国际法意义上的完全中立,交战双方都曾粗暴地践踏了瑞典的中立权利,而瑞典也未能履行自己的中立义务,瑞典被深深地卷入了大战之中,它在中立上唯一能够做到的或许只是没有宣战,没有正式加入战争。从这个角度而言,瑞典的中立在法律上都是站不住脚的,对这种"战时中立"的最恰当称呼,或许还是其在苏芬战争期间所宣称的"非交战国",这就是战时中立的实质。

由此引申开来,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联系更为紧密,一体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尽管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出现了更多的形形色色的中立,然而对外部世界的依赖性使得各个时期的中立国都不可能做到法律意义上的真正的"不偏不倚"的中立,中立的实质只是非交战。

战争与和平仍是当代世界所面临的重大课题。二战时期瑞典的战时中立实践告诉我们,中立非但不能阻止大国间的战争,而且自身的存亡亦取决于大国的利益,中立国的和平愿望无法消弥大国的争霸野心。因此,对于世界和平的希望是不能寄托于中立之上的。中立是可以理解的,但决不值得推崇,一个国家、民族的利益只有与世界的利益相一致时,其利益才是永久的、稳固的!

这个说法是错误的。中国和挪威是建交关系。

1972年2月10日,中国和挪威建交。

2022年11月16日,中国和挪威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将中挪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联合声明指出,中挪关系自1972年建交以来,经受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双方始终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共同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为中挪关系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声明强调,中挪关系是自主、互利、平等、互鉴的关系。双方一致同意,将本着上述原则,共同推动中挪关系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声明指出,中挪两国在经贸、科技、文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双方一致同意,将共同挖掘中挪合作的潜力和机遇,推动中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声明指出,中挪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和责任。双方一致同意,将加强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沟通和协调,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总之,中挪关系是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关系。双方将共同努力,推动中挪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