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洪崖洞(重庆的洪崖洞在哪里)

黑龙江旅游网1300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重庆洪崖洞,以及重庆的洪崖洞在哪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重庆洪崖洞的来历是什么

重庆洪崖洞(重庆的洪崖洞在哪里)

洪崖洞,做为重庆市的一个标志性的建筑,作为一个外地人首次到重庆,是不可不来的,因为这里代表了重庆的特色,吊脚楼建筑群,而这里也被日本的漫画大师宫崎骏作为原型画进了《千与千寻》之中,从而更加的让洪崖洞享誉海内外,俨然成为了重庆的一张名片。

老猪在去年也曾实地探访过这里,被这里的夜景所震撼,不由的拍了多张照片以作纪念,在这里也发几张给各位分享,在这些美轮美奂的照片下咱们扒一扒洪崖洞的历史。

照片全都是老猪亲手实拍,禁止未经允许转载。

洪崖洞咱先追溯到明朝的时候,在大明刚刚建立政权后,地方官戴鼎开始建造重庆城,设计了十七个门,九个开八个闭,所谓闭门,就是假门只是门的样子,实际没有门提供不了门的功能,而洪崖洞就是这八个闭门之一,在这里设置闭门因为这里紧邻着嘉陵江,去过的朋友都有感受,如果这里有真门,那么入侵者很容易在这里突破进来,洪崖洞的地理位置非常险要,在这里不但修建了闭门而且在上面还设置了大炮作为军事防守设施,之所以叫做洪崖洞也是因为地形得名,因为这里的门叫做洪崖门,门下面就是悬崖,在悬崖的峭壁上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洞,所以此地得名洪崖洞。

到了民国时期,重庆的人越来越多,而洪崖洞这边又是码头,可以找活干,吸引了大量城市贫民来此,他们因地制宜,在悬崖上建起了一排排的山城建筑吊脚楼,远看是一片一片,层层叠叠的,感觉一阵风吹过它们摇摇晃晃的,但这个特有的建筑便是大重庆特有的风格,但是那个时候的洪崖洞并没有现在这样美,可以说是一片棚户区,生活的都是底层的老百姓,比如洗衣工,比如纤夫,比如重庆特有的棒棒,虽说是棚户区但也充满了人情味。

而眼前的这些漂亮的建筑,其实就是在2000年左右的适合开始建设的,在建设之前动迁了大量的棚户区的居民,重新规划了洪崖洞,使之更具有山城风格的建筑风貌,在大概五年后,洪崖洞焕然一新,成了现在的样子,一排排,一栋栋的现代吊脚楼依山而建,配以现代化的灯带打造出一片重庆之光。

重庆,我会再来的。

感谢诚邀!重庆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核心商圈解放碑沧白路、长江、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滨江地带,坐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地址位于嘉滨路88号洪崖洞民俗风貌区1-2层。依山就势、沿崖而建的风格确实很赞。在最高层可以很好的看到嘉陵江,内部除了中间洪崖洞大酒店占据的几层外,基本全是商铺,每层的内容不一样,酒吧、当地小吃、特产、古玩等等。

重庆洪崖洞以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江而建,解放碑直达江滨。洪崖洞拥有2300多年的历史。洪崖洞民俗风貌区项目是2005年重庆市政府八大民心工程之一,总面积4.6万平方米,是重庆市重点景观工程和AAA级重点旅游项目工程。该景区以拥城市旅游景观、商务休闲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于一体而闻名,并以最具巴渝传统建筑特色的吊脚楼风貌为主体,依山就势,沿崖而建,让解放碑直达江滨,是游吊脚群楼、观洪崖滴翠、逛山城老街、赏巴渝文化、看两江汇流、品天下美食的好去处,也是解放碑的会客厅。

总得说来洪崖洞,重庆味十足,可以算很能代表重庆的建筑了。十一层楼全部依山而建,层层叠叠,而且都是木质的,如果你看过千与千寻,就跟里边的房子很想。一句话,高大上。顶层是个观光平台,眺望嘉陵江,平台上的楼梯一直蜿蜒到底,每一层都有自己的特色,可以到酒吧里坐坐,望着江对面发一声长叹,可以到古玩店里窥探一番,亦可以去大吃一顿,自己去发现时一个很有趣的过程。第一次去的时候没坐电梯,一口气爬了十一楼,累到爆。再后来时在晚上去的,在灯光下,又散发出不一样的美

欢迎关注吐槽!

再早那里是吊脚楼和棚户区,国民党时期遗留下来的,解放后一直穷,没钱改造,那里大多数住的是重庆本地人,后来也就是90年代了,才租给棒棒住,最后由小天鹅集团打造出了民俗文化景区,刚开始还不火,是近几年才火起来的,主要靠网络传播,外地游客的功劳大

这个地方傍边原来是渝中区的一个粪便收集处,嘉陵江上游的粪船停在江边由木槽流入船舱后运走。洪崖滳翠就是渝中区的一个大排污口,每年涨大水这地方都会被淹,没想到阴差阳错现在成了旅游地。

重庆洪崖洞,在解放前。因为有天然岩洞,又是城市污水下泄的通道。那里没有居民,是“乞丐”聚集的地方!靠乞讨和捡拾废品为生。解放后,人们民政府组织成立了“物资回收公司”解决了他们的就业!但那里地形根本不能大规模建房。所以大都是那些“贫民”用最简单的材料搭建的最危险的“吊脚楼”!形成了一个离解放碑最近的城市贫民窟。历届政府都为这一片区的“消除”和“改造”头疼。直到重庆直辖后,市政府提出由“小天鹅”集团出头,更是动员了城市规划,城市建设资金甚至美院教授参谋。全力开放了一个崭新的“洪崖洞”!经过十多年的倾力打造,现在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城市名片”!

大家以后再评价洪崖洞,能够更加客观。

1、洪崖洞,原本就真是一个洞

也许你们都想知道,一座吊脚楼建筑群,为啥叫洞?这要追溯到很久之前。

还记得此前的文章《通远门》吗,里面提到明末戴鼎筑城,出于军事需要,重庆建起九开八闭十七座城门,大约建于宋代的洪崖门,从此变成一座闭门。用现在流行的话说,这是一座假的城门,有城楼、炮台,就是没有门,这古代人民的套路,还真是藏得深。

那洪崖洞,就在洪崖门外岩石下方的悬崖边,是一个巨大的石窟。相传古代有个神仙,大号洪崖仙人,常年居住在这洞中,洪崖洞便因此得名。从古至今,人们都没有停止追寻神仙的步伐,晋代大学者郭璞曾写下“右拍洪崖肩”,清人王尔鉴作诗云:“洪崖肩许拍,古洞象难求。”道光年间,更有重庆知府王梦庚流连难舍,半醉半醒间吟唱出经典名句“拍肩怀古仙,徘徊不忍去”。

古代人民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图个吉利,有个寓意。比如重庆十七座城门的布局取自“九宫八卦”,寓示阴阳调和、气运皆通。而这洪崖洞、洪崖门的取名,也是想借着神仙之名,希望讨个好彩头,保重庆城远离战乱。洪崖洞处还有一绝妙美景,名曰洪崖滴翠。它到底有多美,请看古人的文艺表白:夏秋如瀑布,冬春溜滴…石苔叠翠,池水翻澜,夕阳返照,五色陆离。

没想到吧,内陆城市重庆,也能有五彩斑斓的靓丽水景,只可惜人类的逐渐壮大,令许多美景都就此绝迹。乾隆时代,重庆城人口日渐增长,在洪崖洞更高处、被称为上半城的区域越来越繁华,生活污水顺流而下,洪崖滴翠受其牵连,从此美景变臭水沟,表面上看仍旧喷珠吐玉,实则臭不可闻。从此,一处绝世美景惨遭遗落。

2、曾经逍遥神仙佑,后为乞丐避难所

眼看着重庆人越来越多,这“四海八荒”前来讨口饭吃的“叫化子”也多了,他们看到洪崖洞一带空旷得很,又不潮湿,又能够遮风挡雨,虽然臭一点,也不失为一个理想的住处,就纷纷裹着破棉被,在洪崖洞安家了。

又过了一段时日,那些江边的搬运工,扯船子(纤夫),还有挑着水叫卖的下力人,也看上了洪崖洞这块风水宝地,一些人为了省钱,一些人本就没地方住,大家都合计着,竟然在洪崖洞的江水边,倚山就势建起了吊脚楼,从远处看倒也颇为壮观。

这些吊脚楼,本就是穷人住的地方,自然不是什么设计精美的建筑。它们大多用杉木、楠竹等最廉价的材料,以穿逗结构和捆绑方式搭建。穷人们也没有钱买火药,不可能把山炸平了再建,只能参差或并排地矗立在悬崖之上,简单粗暴,却又能牢牢地屹立数十年,长长久久地向世人诉说那沧海桑田。

那时,洪崖洞是穷人的天堂。最靠悬崖的人家,大多是洗衣人,每天凌晨那小巷里就开始弥漫着热气,充满肥皂味,还有断断续续的清脆的笑声。白天,从洪崖门城墙往下看去,那吊脚楼内伸出的一根根竹竿上,晾满了衣服,随着江风摇曳,倒也是一处非常特别的景观。

但这造价低的吊脚楼,却也是极为凶险的。每年,嘉陵江都要发大水,水位一上升,洪崖洞处的吊脚楼便会被淹,人们没有办法,只能搬走,并祈盼着大水不要冲走他们辛苦建造的家园。所幸,洪崖洞吊脚楼一直相安无事,每年水退了后,整条街的人便一起努力,冲洗淤泥,把家具搬回家。用不了几天,吊脚楼又重新鲜活起来,年年如此,既倔强又执着。而那曾经的崖边仙境、锦绣滴翠,早已被市井之气代替。伴着这条被市民摒弃的“污水瀑布”,洪崖洞吊脚楼一直顽强的活着。

补充回答:洪崖洞位于重庆市中区嘉陵江畔南岸的临江门至千厮门中间地带_沧白路,此处可观看江北嘴片区及两江交汇,如今以吊脚楼形式依崖修建成老民居风格,早已成为重庆市的一张旅游名片。而事实上,洪崖洞在历史上叫蛮子洞直到解放初期,国民党留下来的一些敌特,为不被共军清潚,与叫化子为伍,藏身于洪崖洞。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也仍然是非常穷的人居住的地方,这一带比贫民窟还要贫民,七八十年代一直窝居着数百户困难民众,我还拍了很多照片。也许是由于我在附近居住的原因吧,对洪崖洞这个贫民窟印象深刻。

应该老建筑(川东民居吊脚楼),后来由小天鹅集团根据《千与千寻》打造的!

重庆的洪崖洞在哪里

洪崖洞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嘉陵江滨江路,北临解放碑沧白路,南接江滨路,洪崖洞沿嘉陵江全长约1.2里,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洪崖洞于重庆市解放碑CBD、江北城CBD、弹子石CBD所构成的两江三岸大型CBD区域的核心枢纽地带。解放碑作为重庆最繁华成熟的第一商圈,历来享誉“城市金街”的盛名。

吊脚楼属于栏式建筑,依山就势,沿江而建,房屋构架简单,开间灵活、形无定式,让解放碑直达江滨。随坡就势的吊脚楼群,形成线性道路空间,吊脚楼的下部架空成虚,上部围成实体。

公交:乘坐111、112路外环、114路至洪崖洞站;

地铁:乘坐轻轨2号线至临江门站,下车后向东北步行500米;乘坐1号线在小什字站下车,下车后步行500米左右;乘坐6号线到大剧院站下,过千厮门大桥(约800米)左右;洪崖洞距离解放碑不远,步行可达。

重庆洪崖洞的来历

洪崖洞是因为明朝洪武四年的闭门洪崖门为而得名。

洪崖洞原为“洪崖门”,是老重庆“九开八闭”十七门中的闭门,也是古代巴国至明清时期的军事要塞和最早最发达的通商口岸,更是巴渝文化兴衰变迁的缩影。

上世纪末,这里逐渐成为繁华都市中的一处危旧棚户区,重庆小天鹅投资控股集团于2004年3月中标后,总投资3.85亿元,终于在2006年9月29日再次“站立”起来,绽放出巴渝文化的独特神韵与民俗风貌。

洪崖洞是在高达75米的崖壁上“雄起”的一座壮美瑰丽的世界奇观---中华悬崖城。其建筑群不仅复原了巴渝古都风貌,还欢快淋漓地演绎出了古重庆最具特色的吊脚楼、古牌坊、木垂花、悬挑梁、雕刻楼廊、半山街市和青石板路等山地民居的大智大慧。入夜的洪崖洞璀璨梦幻,崖江中波光粼粼、百舸争流、水天一色、动感十足,可谓“名城危踞层岩上,鹰瞵鹗视雄三巴。”

洪崖洞景区总楼层为11层,系开敞式景区,建筑面积为6.5万平方米,商业面积5.3万平方米,现有大小商铺442个,停车位415个。目前每天最大承载量由国家旅游局核定为52,500人次,瞬时最大承载量由国家旅游局核定为8,750人次。

洪崖洞日常接待游客为15,000人次左右,法定节假日客流高峰可达3~4万人次左右,年均接待游客约为600万左右。每天游客高峰时段为15:00~23:00之间,特别是入夜之后,吊脚楼灯饰成为了洪崖洞景区最大的亮点。

扩展资料:

洪崖洞的历史:

战国时期(公元前314年),秦张仪灭巴国后修筑巴郡。三国蜀汉时期(公元前226年),李严主导了重庆历史上的第二次筑城。当时重庆人烟稀少,大规模开采山石困难,所以为土城。南宋时期(1238年),彭大雅为抗击元兵第三次筑城,城墙由条石堆砌而成。

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戴鼎第四次筑城,建九开八闭十七门,洪崖门为闭门。洪崖门原是一道开门,此地曾发生过一场惨烈战事。据《新元史·汪世显传》记载:汪惟正于至元八年(1271年)与两川行枢密院合兵围重庆,夺洪崖门,获宋将何世贤。

清代重庆城区划分为二十九坊,城门外编为十五厢,洪崖门内地区属洪崖坊,附廓之区为洪崖厢。洪崖门,历来为军事要塞,也是重庆城的一大胜景。洪崖洞在洪崖门外岩下崖边,是一个巨大石窟,又叫洪岩洞、神仙洞。

相传古代有个神仙,大号洪崖仙人。晋代学者郭璞曾写下“右拍洪崖肩”诗句,将其拟人化。洪崖门早已损毁,位于洪崖洞海盗船位置。保留了江隘炮台、洪崖闭门、纸盐码头、明代城墙、辛亥碑文等大部分历史遗迹。

参考资料来源:

重庆市人民政府-洪崖洞

关于重庆洪崖洞和重庆的洪崖洞在哪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上一篇文件格式转换工具(可以转换文件格式的软件)

下一篇当前文章已是最新一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