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鼋头渚攻略的一些知识点,和游无锡鼋头渚攻略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无锡鼋头渚一日游攻略
无锡鼋头渚一日游可以在早上先去鼋渚春涛,再去樱花谷。下午去无锡人杰苑和万浪卷雪,晚上可以去太湖仙岛散步。
1、鼋渚春涛
山林亭台隐现,湖畔灯塔高耸;远望岛屿沉浮,近闻浪涛拍岸。众多景点罗列湖岸,处处凸现历史风云之积淀,此为鼋头渚的精华景区。主要景点有灯塔、“鼋头渚”石碑、“横云”摩崖石刻、“震泽神鼋”铜像、澄澜堂、飞云阁等。
2、樱花谷
樱花谷位于鼋头渚景区鹿顶山北麓,占地20万平方米,植有68个品种的樱花3万余株,是中国最大的樱花专类园。樱花谷建有赏樱楼、蹑云阁、繁英轩、簇春桥等建筑。
3、无锡人杰苑
地处鹿顶山麓樱花林间,由人杰馆、雕塑像、演示厅等组成,展示了60多位无锡先贤的生平业绩,成为寓教于乐的“梁溪山水客厅”和“无锡文化名片”。
4、万浪卷雪
景区西部一天然水湾,建有万浪桥和曲堤。凌波漫步,长浪拍岸,每当湖风吹起,水溅珠飞,恰似雪花纷飞。傍晚,又可见夕阳归舟,渔舟夜泊之趣。侧有王昆仑纪念馆、万方楼、广福寺、陶朱阁等名胜古迹。
5、太湖仙岛
原称三山岛,位于鼋头渚西南2.6千米的湖中,有“三山映碧”誉称。岛上建有三山道院,有会仙桥、天街、灵霄宫、天都仙府、月老祠、大觉湾等建筑。玉宇琼楼,古乐阵阵,室内布置瑰丽雄奇,神像生动,其中玉帝塑像高达18米。
无锡 鼋头渚 旅游攻略
鼋头渚门票:105元(含太湖仙岛及往返船票),学生凭证是50元。
可以在无锡火车站广场坐1路公交车。吃饭可以在广福寺吃素面,10元-20元每碗,天气炎热,注意带好遮阳帽。还就就是别忘了带相机。
下面的资料包括了鼋头渚所有的景点,楼主可以稍微了解下。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境内太湖西北岸,景区面积5平方千米。鼋头渚,因有巨石突入湖中,冲波兀立,形似浮鼋翘首,故而得名。它独占太湖山水风光最美处,向有“天然图画”、“太湖第一名胜”之誉,被郭沫若誉为“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更使鼋头渚名扬海内外。
鼋头渚的自然山水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南北朝时期,此地就建有“广福庵”。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清末无锡知县廖伦在临湖峭壁上题书的“包孕吴越”和“横云”两处摩崖石刻,既赞美了太湖的雄伟气势和孕育江浙两地的宽阔胸怀,又蕴涵了对鼋头渚风光尽纳吴越山水之美的高度评价。1918年,鼋头渚始建园林,社会名流、达官贵人纷纷在鼋头渚周围营造私家花园、别墅,从50年代开始经统一规划布局,精心缀连,后又不断扩建,使这一太湖第一风景名胜集湖光、山色、园林、古迹、森林、植物园为一体,成为江南最大的山水风景园林。
鼋头渚现有鼋渚春涛、包孕吴越、万浪卷雪、充山隐秀、鹿顶迎晖、十里芳径、湖山真意、藕花深处、芦湾消夏、中犊晨雾十大自然景点和被誉为“太湖仙岛”的“三山映碧”湖心岛;有收集了中国传统国兰品种500余个、洋兰品种100多个、已驯化栽培国产兰花原种400多个的全国著名的兰花品种研究中心——江南兰苑;有停泊在湖面的被誉为“宋代造船技术活化石”,中国惟一现存的一艘建于清代的太湖“七桅渔船”;有舒天阁、光明亭、范蠡堂、陶朱阁、诵芬堂、万远楼、戊辰亭、净香水榭、长春桥、万浪桥、会仙桥、七十二峰山馆、聂耳纪念馆、茹经堂、灯塔等历代建筑点缀于青山绿水之间,使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形成了“春花、夏荫、秋色、冬景”的四季佳绝风景。
充山隐秀
充山隐秀,位于鹿顶山东南山麓,原陈家花园所在地。陈家花园,又名若圃,是无锡民族工商业者陈仲言兴建于1928年,建国后设苗圃。
1983年,利用这里11公顷山地,建“充山隐秀”一景,内设春花、夏荫、秋色、冬景四个小区。如从公园大门顺大路迤逦而行,转入幽谷,便是春花区。这里利用山涧,形成“翠湖”。水旁有人工堆积的土山,高低错落,广植桃、李、杏、梅、玉兰、杜鹃、月季等花卉,缀以杨柳、香樟、翠竹。春季花开,一派浓郁的春色。在翠湖水面上,架小桥两座,直桥名“跨绿”,曲桥为“俯青”。翠湖南横跨一桥亭,八柱,歇山顶,名“荇青”,有“鱼拨荇花游”之意。临水建有二层楼,青瓦粉墙,名“醉芳楼”。楼旁水边又有方亭,名“蓼风”。在满植翠竹的土山上,建有六角竹亭,仿制的竹柱,似可以假乱真,故名“个亭”。“个”为半个竹字,形如竹叶,颇具趣味。山坡上有古典建筑群——杏花楼,共五幢,设旅游饭店。西有菖蒲园,面积1公顷,水沼植菖蒲200个品种约2万株,花开绚丽多姿。
夏荫区之胜在于树,这里有大可合抱,茂如翠盖的鸡爪槭;姿态优雅,繁花如雪的百年白茶梅;挺拔雄伟,松针如拂尘的大王松,特别是两棵浓荫匝地的苦槠,在鹿顶山麓,已是五六百岁的高龄寿星了。这些都是陈家花园的旧物。
鼋渚春涛
鼋渚灯塔旁,有高2米余的景名刻石,以黄石之古拙衬托书法之遒劲雅致。主石正面镌刻“鼋头渚”三个大字,为光绪间无锡举人秦敦世所书。该石背面的“鼋渚春涛”,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所写,毁于“十年动乱”,后集唐驼为“花神庙”所书联句“春色斗燕支,天教万紫千红,都归主宰;涛声吼鼋渚,地胜十洲三岛,合住神仙”中的“鼋渚春涛”四字,补刻于石上。
春天的无锡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鼋渚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若遇风和日暖,微波涟漪,涛声则清缓而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狂风怒号,浊浪滔天,则轰然而鸣,犹如万马奔腾,所以鼋渚春涛是鼋渚涛声中最神奇的。
万浪卷雪
万浪桥,在广福寺东山坡下,沿湖有一处天然水湾,芦苇丛生,有渔舟停泊其间。山坡上岩壁悬崖,松柏成林。三十年代,围以曲堤,中建拱桥,淡泊宁静。每当东南风大作,卷起万千巨浪,涛声如吼,从远处滚滚而来,拍打湖堤,水溅珠飞,恰如漫天雪花纷扬,因而得“万浪桥”之名。
太湖仙岛
太湖仙岛原名三山,俗称乌龟山。位于梅梁湖中,距鼋头渚2.6公里。它是太湖七十二峰中的著名山峰,面积12公顷,实际上由4个小山峰组成。
头尾二山名“东鸭、西鸭”,主山名“三峰”,另一小峰无名。主山高49.8米。五十年代始进行开发,造桥、建亭、绿化;七八十年代建耸翠楼,山顶建文徵明诗碑亭,东建“点鸥亭”等;1990年辟为猴岛,现在已成为“太湖仙岛”。
太湖仙岛,展示着古老的道教文化和神话色彩,分洞天福地和天都仙府等景区,中有古朴凝重、亭廊连结的会仙桥,会仙桥北的西鸭山,为洞天福地游览区,耸立着精雕细缕的“太湖仙岛”大牌坊,汉白玉浮雕影壁“玉帝巡天回銮图”。有专供猴子栖息和表演猴艺的花果山、水帘洞、演艺场,还装点着“神猴出世”、“齐天大圣牙旗”、“花果山石碣”,重现著名的古典小说《西游记》中的情景。主峰为天都仙府,内设天门天街、天都仙府、药王、文王、财神殿、灵霄宝阁、蟠桃瑶池、月老祠、太乙天坛等。天街上商店鳞次栉比,古色古香。仙桃形、石榴形、葫芦形等雕花门窗,玲珑多姿,恍若仙景。天都仙府的主体建筑占地1320平方米,主楼三层五重檐,歇山顶,高22米,内设文昌、关帝、妈祖殿宇,两侧有六十花甲元辰廊。灵霄宫,七层四角,高38米,塑有玉帝神像。大觉湾,仙人洞,汇集着中国佛教、道教石窟艺术。其它还有祭天台、月老祠、鸳鸯亭等不少景点。
三山以孤见奇,以小取胜,若翠螺置于玉盘之中,林木葱茏,山径深邃,景观开阔,文徵明诗碑中的《太湖》诗云:
岛屿纵横一镜中,湿银盘紫浸芙蓉。
谁能胸贮三万顷,我欲身游七十峰。
天远洪涛翻日月,春寒泽国隐鱼龙。
中流仿佛闻鸡犬,何处堪追范蠡踪。
中犊晨雾
鼋头渚内度假岛四面环水,有着独特的山水风光,环境幽静,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全年空气质量均为优级,可谓是“天然氧吧”,拥有250余间豪华客房,商娱设施配套齐全。
在此居住有两景不可错过,一是晨曦,湖面有晨雾,在日出后,阳光在晨雾中的光影变化,光线穿梭在湖面上,岛的轮廓、帆的轮廓都是城市里不曾感受的风景,深吸一口气,满心的新鲜。二是夕阳,五点开始,六点结束。太阳的光线温柔下来,低低地垂在山顶上方不远处,从白色,变成黄色,再到桔色。湖水是金色的,树和山的轮廓也是金色的,观景的人眼中,烙下满目金色。
十里芳径
太湖鼋头渚风景区中有一条醉人的花树之路,这就是秀色可餐的十里芳径。它始自宝界桥西南堍,其地有倚路面筑的三门王楼式琉璃顶"太湖佳绝处--鼋头渚风景区"牌楼,及湖边圆形"待闲乌亭";然后一路依山傍水,经茹经堂、充山门、波色月色水榭、漕湾,至"山辉川媚"牌楼;向左拐过"江南兰苑"、"世界之窗"游乐宫,中日樱花友谊林;穿"挹秀桥"桥洞,最后与原路相交,全程成"9"字形。
藕花深处
建于1931年,得名于女词人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句。在大片湖水的辉映下,蜿蜒小溪,曲桥清流,别有情趣。前有方亭,位于荷花丛中,因而亭上悬“藕花深处”匾额。亭北是清芬屿。四面环水,上有宫殿式祠宇五间,原为杨家祠堂。堂额“清芬”,为李苦禅重书。两旁有安徽赖少其所书的“湖阔鱼龙跃;山阴草木香”楹联。堂悬张正宇的“湖山春深”一额。两旁武中奇书孙保圻的联句:
鸥侣无猜,四面云水谁作主;
鸱夷安在,五湖烟雨独忘机。
堂前水中立一湖石,婷婷玉立,若面拂轻纱,身披蝉翼,翩翩有神。对面有“净香水榭”和“牡丹坞”。这里建筑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游人观察了浩渺雄浑的太湖,又觅得如此幽静的古典园林小区,顿觉怡然自得。
湖山真意
在鹿顶山下的挹秀桥南。这里早在1931年就由无锡民族工商业者郑明山建造的“郑园”,占山地百亩,内有岩洞、石峰、假山、轩亭、小桥等。1983年改建成“湖山真意”一景。在面对挹秀桥处,有一仿佛古松形成的门楼,摩崖上为姬鹏飞所书“湖山真意”。由此拾级登山,山脊上松柏森列,小亭翼然,题额“点红”。同点红亭相对,紧贴石壁,建有半亭,名“隐胜”。穿亭而入,就是郑园原在的山洞,长达数十米。过此境界豁然开朗。临湖有两层碧琉璃瓦、歇山顶的“天远楼”,轩昂宏丽,飞阁流丹,点缀在太湖美景之中。天远楼,取意于文徵明的“天远洪涛翻日月”诗句,倚栏望,两侧山峦错落,中间湖水溶溶,湖中岛屿纵横,景色变幻无穷。
中日樱花友谊林
中日樱花友谊林是由日本“中国温灸疗法普及会”会长板本敬四郎和三重县支部部长谷川清倡议,有五万余人为中日樱花林捐资而建。1988年,在鹿顶山下植樱花150余株,建花岗岩友谊亭,并立碑撰文。石亭至太湖别墅处建800米长的樱花道,组成赏樱区。每届阳春四月,樱花齐放,绚丽多姿,引人入胜。
广福寺
广福寺,在戊辰亭上坡,峭壁绝岩间有山路可通。路旁有泉名“一勺”,是以“有源之水聚而为一勺,散而为三万六千顷”而命名。峭壁顶端,就是广福寺。1924年,杨翰西将一勺泉上山地一亩多,捐赠给量如和尚。量如原系军人,脱下戎装,削发为僧。他将后山的广福寺(又名峭岩寺)迁到这里。原庙虽小,却建于萧梁。广福寺建成于1925年,寺名含“广土众民同登福地洞天”之意,寺立于幽谷绿树丛中,有深山古寺之风。寺前古朴山门,三拱圈,两旁立钟鼓楼,中有砖刻“广福寺”,尉天池书。头幢天王殿,塑四大金刚、弥勒佛。中间天井,两厢供观音、地藏。大殿塑释迦牟尼、迦叶、阿傩,1979年,由惠山泥人研究所重塑,颇具惠山泥人风格。殿上“大圆满觉”匾为赵朴初所书。寺后有蔡缄三的“退庐”和僧房“华严精舍”。已增设“文物陈列室”、“玉佛殿”和“三圣阁”。内藏驼鸟蛋、古画《百鸟图》,以及明末隐士杨紫渊的铁鞭。
江南兰苑
在广福寺下的齐眉路中,占地2.5公顷。无锡有较长的艺兰历史,清代已兴盛于民间。鼋头渚引种兰花50余属,180种,数千盆之多,并建成一个青瓦粉墙、江南式庭院建筑的兰苑,有国香馆、留香亭、流芳涧、香帘等景点。茂林修竹,曲水清流,兰香四溢。进苑是倚墙而立的碑廊,壁间嵌王献之、文徵明、郑板桥、吴昌硕等历史名人的兰花画刻。南部山坡地,山石嶙峋,溪涧曲流,树木葱茏,是兰花的栽培区。以兰居为中心的一组厅堂,是品赏兰花的去处,室内圆台、方桌、高脚茶几陈列兰花展品。国香馆面水而建。荫棚区别具风情,用平台、曲廊,或让兰花自然生长在溪边、石隙,或附生在乔灌木间,形成绝妙的幽境。
三山道院
三山道院属于正一派,它与全真派不同之处在于正一派可以结婚,可不留发髻,可住家,一般来说,正一道主要从事符箓斋醮。而全真道道士一般多住在宫观内,以清修炼养作为主要的宗教生活。在道观中男道士称为乾道,女道士叫坤道,全国只有四川青城山为乾坤道,男女合道,道士留发髻是因为他们认为肤发授于父母,三山道院,道长头戴九梁中,身着对襟。如果要进灵霄宫朝拜,一般不走正门,正门是留给帝王初一,十五进香用,游客可走两边侧门,出脚根据方向而定,左边的门先出左脚,右边的门先出右脚。
鹿顶迎晖
鹿顶山,位于鼋头渚充山之东,山高96米,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开阔。1983年,无锡市人民zf决定建“鹿顶迎晖”一景,1984年动工兴建,1986年元旦正式开放。通鹿顶山的道路有四条,还有一条盘山公路,一般游人多从挹秀桥登山。
挹秀桥在充山和鹿顶山之间,凌空架一桥接通。桥洞拱圈形,像雄关耸峙在深谷中。桥上接连建三只亭子,顶端碧琉璃瓦。由此穿林登山,前有陈仲言所建的小屋三楹,名“雪影山房”,后有涧池名为“甘泉”,旁有百年茶梅。上坡有新辟的照影池,建有西子轩、浮望亭等纪念西施的建筑。
踏花亭,在盘山公路的停车坪上,六角雕花,飞檐攒尖,金山石铺就的石级穿亭而过,通旱桥曲折上山。呦呦亭,取《诗经·小雅》“呦呦鹿鸣,食野之苹;鼓我琴瑟,以待嘉宾”。亭呈长方形歇山顶。两旁各立两个漏窗。透过漏窗,六匹仙鹿雕像,悠然立于石间。在群鹿雕塑下面石潭之畔,巨石壁立,正面刻有元末以孝行著称的无锡隐士华幼武《登鹿顶山》诗一首:
雨洗春泥软,山高客兴孤。
振衣临绝顶,拊掌望平湖。
尘雾遥连楚,烟光直过吴。
乾坤万里阔,不泣阮生途。
巨石侧面,又刻“仙踪”两字,耐人寻味。
准望亭,原为水准测点,是鹿顶山的最高处。为金山石构小亭,六角。金沤亭,四方琉璃顶,是根据郭沫若诗“万顷泛金沤”之句命名。其旁碑刻,正面为刘海粟书写的“鹿顶迎晖”四个大字;背镌《鹿顶迎晖建设记》。其下有环碧楼,供游人品茗,有“静观”一额。
金沤亭下,通范蠡堂。堂歇山顶,三明两暗。正中须弥座上有泥塑彩绘的范蠡,神态自若。两壁粉墙上,四帧线条古拙的青铜色影壁浮雕《泛舟》、《养鱼》、《制陶》、《经商》,描绘了范蠡功成身退后的传奇故事。
舒天阁,是鹿顶山的主建筑,座落在600平方米的平台上,高24米,八角三层四重檐,黄琉璃顶。意为四时有景,八方入画。登阁一望,一幅神奇而绝妙的太湖美景图画尽入眼帘。人们赞叹湖山风景建设者独具慧眼,在群山环立的溪湖之交,选择这个八方入画的山峰,建高阁于山之巅。望太湖,湖光缥缈;望蠡湖,溪水涟漪;东南西北望,都是湖,尽是水,七十二峰错落其间,可以把万顷太湖、十里蠡湖、七十二峰瞧个够,看个透,它标志着太湖风景区建设的崭新面貌。
无锡鼋头渚旅游攻略游玩路线推荐
无锡鼋头渚风景区是我国著名的旅游景区,其中自然有不少非常好玩的景点,那么到鼋头渚风景区怎么游玩呢?不知道的小伙伴,快来看看下文中为大家汇总的鼋头渚旅游攻略吧!
1、门票价格90元,优惠票45元(园林卡可免费预约入园,不包括夜公园)
2、游览路线鼋头渚最佳低碳旅游游步道:充山水景苑——充山隐秀——聂耳遗踪——花菖蒲园——挹秀桥——竹海——友谊亭——樱花友谊林——江南兰苑——山辉川媚牌坊
徐霞客首游太湖经典线路:鼋头渚——灯塔——太湖仙岛——万浪桥
半日游线路(约4小时):充山大门——充山隐秀游步道——樱花谷——山辉川媚牌坊——太湖仙岛(游船往返)——太湖佳绝处——横云山庄——鼋渚春涛——广福古寺——充山大门
一日游线路(约8小时):充山大门——充山隐秀游步道——鹿顶山——樱花谷——江南兰苑——山辉川媚牌坊——太湖仙岛(游船往返)——太湖佳绝处——横云山庄——鼋渚春涛——广福古寺——七十二峰山馆——万浪桥——苍鹰渚——湖山真意——充山大门
观光游览车精华线路:充山大门——充山隐秀——花菖蒲园——友谊亭——江南兰苑——山辉川媚——樱花谷——漕湾秋雨——鹿顶迎晖——友谊亭——山辉川媚——水景苑——充山大门
鼋头渚樱花最出名了,推荐赏樱路线如下:
步行赏樱线:充山大门→充山隐秀→挹秀桥→樱花林→赏樱阁→人杰苑→樱花谷→樱缘桥→樱谷流芳→长春花漪→
具境胜境→十里芳径
自行车赏樱线:充山大门→充山隐秀→十里芳径→樱花谷(樱缘桥、樱谷流芳)→樱花林(人杰苑、赏樱阁)→长春花漪→具区胜境
水上精华游线路:
鼋头渚码头乘豪华游船→浪上飞舟览尽太湖七十二峰→远眺三国城吴军水寨→登仙岛胜境赏三山映碧→荣氏别墅琼楼玉宇→
中犊晨雾阅尽孤岛景→鼋头渚
3、景区简介鼋头渚风景区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横云山庄、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樱花谷、无锡人杰苑及中犊晨雾、广福古寺等10多处景点。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之一。
地址:无锡市太湖鼋头渚风景区
开园时间:8:00-17:00
4、交通指南自驾(停车收费参考:大车20元/天15元/天信息来源于官网,具体以景区公示为准)
沪宁高速无锡东出口→太湖大道→至蠡溪路左转→环湖路→过宝界桥右转→鼋渚路→鼋头渚风景区充山大门(南大门)
锡宜高速无锡西出口→至盛岸西路左转→至钱荣高架右转→过梁湖大桥→左转至渤公岛→鼋头渚风景区犊山大门(北大门)
锡澄高速无锡北出口→江海高架→快速内环—惠山隧道—青祁隧道—金城路—环湖路—过宝界桥右转—鼋渚路—鼋头渚风景区充山大门(南大门)
无锡机场→机场路→312国道→至高浪路右转→高浪路底右转至山水东路→鼋渚路→鼋头渚风景区充山大门
公交:1路、乐游1号线至鼋头渚风景区
5、推荐景点太湖佳绝处
原为“横云山庄”门楼,始建于1931年,结构古典,北式风格,斗拱连接,琉璃顶、飞檐翘角。1975年根据郭沫若诗句并集其手迹制额。牌坊右侧,有砖彻拱门,正反面有砖刻“利涉”、“问津”。1934年前的鼋头渚,都要乘渡船到此,渡船在此停泊,故称“利涉”。渡船将游人送到这里,不知“桃花源”在何处,就得“问津”。进牌坊,立以照壁,饰以凤穿牡丹。壁后临水而筑“涵万轩”水榭,轩内悬挂“湖山罨画”一额,系乾隆手笔。
长春花漪
长春桥是园主在1936年仿照北京颐和园昆明湖上的玉带桥所建的。湖堤两边所种的是日本的“染井吉野”,在日本的樱花品种中,“染井吉野”是公认最美的一种。每年4月这里樱花夹道,缤纷艳丽。长春桥是一座拱石桥,高耸湖面,堤岸遍植樱花,挡住了外湖的景色,分隔了水面和空间,丰富了景色层次,它与涵万轩、绛雪轩和东面山坡自成一个空间,构成长春花漪的景色。
藕花深处
建于1931年,得名于李清照的“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句。在大片湖水的辉映下,蜿蜒小溪,曲桥清流,别有情趣。前有方亭,位于荷花丛中,因而亭上悬“藕花深处”匾额。堂前水中立一湖石,亭亭玉立,若面拂轻纱,身披蝉翼,翩翩有神。对面有“净香水榭”和“牡丹坞”。这里建筑疏密有致,浓淡相宜,游人观察了浩渺雄浑的太湖,又觅得如此幽静的古典园林小区,顿觉怡然自得。
七桅帆船
七桅帆船是吴地船文化的一个缩影,距今已有200年历史。原来传说是岳飞的水师战船,岳飞屈死风波亭后,把战船改良成鱼船,战士们靠打渔为生,它的航行速度相当快,顺风时每小时可以达到20公里,逆风时成之字行行走。据记载曾经有四艘同样的船在一起一网捕起了3600公斤的银鱼,可见它是捕捉银鱼的主力船只。它是目前太湖流域中船帆最多,船型最大的木制船只,被称为“渔船博物馆”。
太湖仙岛
在湖中远处回望在湖中远处回望鼋头渚,只见上下苍苍茫茫,水天一色,这一带湖岸好似横在半空中的一抹彩云,在轻轻漂移。湖东有大浮、乌云、龙王等山合成湖东十二渚,西面有青龙、莲花、石埠诸峰合成湖西十八湾。远处有太湖仙岛犹如神龟静浮在湖中。那马山就像骏马奔驰在云雾中,湖上波浪细腾。我们既可以看到太湖的雄伟、辽阔、无边无际,又可以遥望湖中山峦起伏、山重水复,所以说鼋头渚占据了太湖最美丽的一角。
鼋头渚牌楼
鼋头渚牌楼建于1973年,是过去鼋头渚公园的大门,现在是“鼋渚春涛”序列空间的序幕。门楼背后刻有“山辉川媚”4个大字,点出了这里“山不高而秀雅,水不深而辽阔”风景的特色。顺着大道向前,是300米的杜鹃坡,清明时节树丛、林下、溪边的杜鹃花开遍山野,映的满山都是红色。
鼋渚灯塔
1920年,无锡绅士华题蓉壁居南乡,一次舟行夜归,迷失了方向,误入了湖心,险遭覆舟葬身鱼腹之祸。于是在此立竿悬灯导航。1924年,锡湖轮船公司首航太湖,地方人士集资建一座灯塔以示祝贺。1982年,进行了彻底翻新,底部和中心进行加固,四周覆以金山石,高度从原来的12.6米加高为13.1米,饰以粉红色、紫酱色,显得更为雅致。
鹿顶迎晖
鹿顶山,位于鼋头渚充山之东,山高96米,地理位置优越,视野开阔。1983年,无锡市人民政府决定建“鹿顶迎晖”一景,1984年动工兴建,1986年元旦正式开放。通鹿顶山的道路有四条,还有一条盘山公路,一般游人多从挹秀桥登山。
澄澜堂
澄澜堂建于1931年,是仿照宋、明宫殿式样营建的,四周游廊,气宇不凡,是“鼋渚春涛”的主建筑。“澄”是指水平静清澈,“澜”则是波浪起伏之意。取名“澄澜堂”是说在这里可以饱赏太湖多变的天然景色。鼋头渚本身变化万千,阵雨过后又有雾气,而且这里居高临下,远眺近览,春夏秋冬,早中晚,雨阴晴,景色各异,真是“浪涛与松涛齐名,碧水共长天一色”!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