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本世纪后,极端天气的出现已经不是零星事件了。在美国,仅2011年便发生了14次极端天气事件,每次都造成了超过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在日本,2011年是有气象记录以来降雨量最多的年份,我国长江流域当年却遭受了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干旱。在俄罗斯,2010年出现了几个世纪以来最炎热的夏季,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则遭遇了创纪录的降雨。在今年已过去的大半年中,极端天气在厄尔尼诺现象的助威下愈演愈烈,全球很多地方,包括我国南方地区都受到很大的冲击。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增加了0.8℃。从理论上说,未来炎热的夏季将越来越多。上升的气温还使空气中含有更多水分,由此导致的降雨将带来更加频繁的洪涝灾害。极端天气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式是极端的热浪。研究显示,相对于1951~1980年时间段,1980年以后的30多年,全球受极端热浪冲击的地区每年都在增加,与热浪相伴的还有天气变得更加捉摸不定。
热浪天气频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呢?英国雷丁大学的气候建模专家皮尔·路易吉·韦达尔认为,土壤变得更加干燥是一个重要原因。大地被植物所覆盖,太阳热量的很大部分被植物所吸收。植物能在阳光下保持凉爽是因为它们从土壤中吸收了水分,当阳光照射在植物上时,植物再通过水分的蒸发把热量从叶子上散发出去。然而,当土壤变得干燥时,植物上的气孔便关闭了,蒸发活动因此停止。这就好比一个人如果不喝水就会停止出汗一样。当太阳的热量不再引发植物水分的蒸发,热量就存留在土壤和空气中,其结果便是气温的上升。
这样的现象其实早就存在,现在之所以变得更加常见,发生的范围也更大了,原因就在于现在冬天的降水变得稀少了,很多时候土壤根本没有吸收到足够的水分;与此同时,植物的生长季节又变长了,植物因此需要吸收更多的水分。科学家表示,未来这种不协调的状态还将持续下去,因此,热浪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
土壤和植物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热浪天气形成的原因,但它不是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全部答案。一些科学家认为,他们还找到了其他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极端天气的“始作俑者”。
首先是“无精打采”的高空“喷射气流”。所谓喷射气流是出现于地球中纬度上层大气中以蛇行线路移动的高速气流,它们的流动是温暖的热带和寒冷的极地之间的温差造成的。在热带,大气因高温而膨胀,因此,喷射气流就向山一样倒向两极,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其行进方向会发生一些偏转。通常情况下,高空喷射气流是不稳定的,时快时慢,忽左忽右。
现在,气候变暖使北极的气温升高,其升高的速度又快过地球的其他地区。形成这种情况的部分原因是冰雪的融化,使北极出现了裸露的暗区,于是阳光便更容易被陆地和海洋所吸收。如此一来,热带和北极之间的温差就变小了。美国罗格斯大学的詹尼弗·弗朗西斯解释了这种现象:在夏天,北极海冰的减少意味着更多的热量被海洋所吸收,于是热带和寒带之间的温差就减少了,倒向北极的“大气之山”失去了强劲的动力,其结果就是,北半球的极地喷射气流变得“无精打采”了。
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喷射气流的活动影响着天气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当喷射气流的行进变得缓慢,或者干脆停在一个地方的时候,天气就有可能变得更加极端。例如,假若它把一个又一个的低压系统推到你所在的地区,你那里就会持续下雨;假若它让一个高压系统停在了你所在的地区,你那里便会遭遇持续的高温。
接下来的因素是“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地球的天气系统在相当程度上受着海洋的影响,海洋和大气的相互作用会导致一种大致呈周期性发生的气候变化,这就形成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在这种现象发生的时候,海水暖流南侵,海水温度异常升高,引发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极端天气增多。例如1986~1987年,由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表面水温比常年平均温度偏高了2℃,热带地区的大气环流相应出现异常,导致极端天气频现,有的地方暴雨成灾,有的地方少雨干旱,有的地方热浪滚滚,有的地方寒冷异常。今年的极端天气亦是如此。
深受
西洋影响
莫斯科:
温差
平均温度高
降水量
.
雅库茨克:
温差
平均温度低
降水量少
受海洋影响
受极
冷气团影响
俄罗斯形
冬季
寒冷
夏季短
温暖
气候特点原
①所处纬度较高
午太阳高度角
接受光照
热量少
所
气温低
②
处亚洲
陆北部
加
西北低、东南高
势
使
西伯
利亚受北冰洋影响
造
冬季严寒
气候
③东部、南部
势高
高
山
阻挡
太平洋暖湿气流
深
入
加重
西伯利亚北部冬季寒冷
程度
莫斯科位于55°N附近,1月平均气温-10.2℃,7月平均气温18.1℃。哈尔滨位于45°N附近,1月份平均气温为-13.2℃至-24.8℃,7月份平均气温为18.1℃至22.8℃。两地纬度相差10°,但冬夏季平均气温相差不大。主要原因有:
(1)莫斯科冬季受来自大西洋暖湿西风气流影响,尽管纬度高,冬季气温不会很低。我国哈尔滨尽管纬度稍低,但是距离亚欧大陆冬季风源地近,降温幅度大,冬季平均气温比莫斯科还要稍低一些;
(2)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莫斯科纬度更高,尽管正午太阳高度比哈尔滨小一些,但是白昼更长,地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也较多。我国哈尔滨尽管正午太阳高度大于莫斯科,但是白昼比莫斯科要短,地表面获得的太阳辐射热量与莫斯科接近,平均气温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