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原氧气稀薄(为什么高原氧气稀薄易发生)

黑龙江旅游网4870

因为海拔越高的地方温度越低。

空气密度与气压有关

为什么高原氧气稀薄(为什么高原氧气稀薄易发生)

气压越高,空气密度越大。高海拔的气压没有低海拔的高,因为低海拔的空气层比高海拔的厚,气压更高,密度更大。空气虽然是看不见的东西,但它是由多种气体分子组成的物质,也受到地心引力的吸引。因为空气是可压缩气体,上层空气压在下层空气上,下层空气密度变大。地面越高,上层空气的压力越小,所以密度越小。所以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含氧量越少。

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

气态物质的分子间距很大,压力强,气体被压缩,在压力的作用下分子间距变小,分子变密;压力低的地方,分子就会分散。在重力的作用下,上层空气对下层空气施加压力,压缩它们,使它们的分子密集分布,所以密度大;而上层空气受到上层空气的压力很小,所以分子间距大,分子分布稀疏。

海拔越高的地方氧气越稀薄,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我们单从海拔看,空气稀薄,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气体成分下沉,这也和地形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地形越高,温度越低,带来的是高低压上气流的变化,自然会产生流动。海拔高,地势高,气体会下沉,气体也是有重量的,这只是意味着我们根本不能称气体的重量。比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集中在不同的地方,会下沉,氧气也会下沉。我们平时呼吸的空气气体的平均质量应该稳定在每摩尔28.9634克,这是平均值。如果质量比这个重,就会沉在空气中,如果质量比这个轻,就会浮在空气中。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青藏高原的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海平面在0℃气温条件下,空气的密度是每立方米1292克,标准气压是1013.2毫克。平原地区空气密度与气压值与海平面相差无几。而位于西藏高原的拉萨市(海拔3658米),空气密度是每立方米810克,年平均气压652毫克,分别是平原地区的62.64%和64.35%,比平原地区少或低1/3强。平原地区氧气比较充足,每立方米空气中含氧气250~260克,而西藏高原每立方米空气中只含氧气150~170克,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其中尤以藏北为最,夏季7月气温大面积低于8摄氏度。

一日有“四季”

从温差角度看,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特点特别明显。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的年较差为18~20℃,而纬度相近的武汉、南京是26℃。年平均日较差,拉萨、昌都、日喀则等地为14~16℃,而成都、长沙、南昌仅为7℃。定日的日较差达18.2℃,约为纬度相近的南昌的2.5倍。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夏季8月白天气温可达10℃以上,夜间气温降至0℃以下。地处雅鲁藏布江谷地的拉萨、日喀则等地,6月份中午最高气温可达27~29℃,给人以盛夏的感觉;傍晚气温下降,人们又有秋凉之感;午夜气温降至5摄氏度,整夜都要盖棉被;翌晨日出后,气温回升,又给人以春意,真是“一年虽四季,全年备寒装”。

西藏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是一个有利的气候条件。年较差小,冬季气温不太低,在一定高度以下越冬作物能够顺利过冬,可以大面积种植冬小麦和青稞等作物。日较差大,白天气温高,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夜间温度低,可以减少植物的呼吸损耗,利于植物营养物质的积累。

高原之所以氧气较少,是因为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力较低。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力逐渐降低,导致氧气的分压也随之降低。这意味着在相同的体积内,高原地区的空气中氧气的分子数量较少,因此呼吸高原地区的空气会感到氧气不足。

由于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之一,缺氧会导致身体机能下降,出现头晕、乏力、心悸等症状。因此,在高原地区生活或旅行时,需要适应高原环境,让身体逐渐适应缺氧的环境。同时也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增加身体的供氧量,例如增加运动量、补充足够的水分、使用氧气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