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一百多年前的美国,就发生了飞鸟撞飞机的事故。当时飞行员卡尔洛德杰正驾驶飞机在加利福尼亚上空飞行,结果也是撞上了一只海鸥,最后机毁人亡,而制造这架飞机的正是莱特兄弟。从此之后,鸟类袭击飞机的事件就屡屡登上新闻头条。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班机起飞拉高到900米的时候遇到了一群鸟,结果发生相撞,两侧引擎全部失灵,最后机长只能迫降河面,这才保不住了飞机上的人员安全。
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应该是2016年埃及航空公司的飞机,不过这次并不是撞到了引擎上,而是在飞往伦敦希斯罗机场的时候撞上了雷达罩。幸好飞机降落成功,不然又会是一场悲剧。说了这么多事例,就是想告诉大家,虽然鸟类体积小,重量轻。可它们在空中的破坏力丝毫不低于炮弹,引起的空难跟武器造成的空难有得一拼。
随着高速人造飞行器的诞生,人类和鸟类的活动产生了重叠,两者之间的矛盾也就此展开。出现事故的绝大部分原因都是因为飞机飞行速度快,和飞鸟发生碰撞后,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时会造成飞机坠毁。
如今世界威胁航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来自鸟类的袭击。根据统计,我国因为鸟类造成的飞机事故,占到总飞机事故的1/3。美国因为飞鸟撞击飞机,造成的损失高达6亿美元一年,所以不要小看这些飞鸟。同时这也产生一个问题,难道这些飞鸟是傻了吗?看见身材比它们庞大这么多的飞机都不知道闪躲?其实这也怪不了飞鸟。
飞鸟为什么会撞击飞机
按照正常情况来讲,鸟类看到飞机这样的庞然大物靠近自己的时候,会下意识地逃离,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空手抓不住飞鸟的原因。其次,飞鸟会撞上飞机,并不是飞鸟想撞,而是因为它躲闪不及。随着航空技术的发展,飞机的速度在不断地提高,一些飞机甚至能够达到数倍马赫飞行。
假如一只海鸥重0.45公斤,和时速80公里的飞机相撞在了一起,根据动量定理,两者会产生1500牛顿的力。如果是和时速960公里的高速飞机相撞,产生的力则会高达21.6万牛顿。96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还没有超过音速,可以估算一下,当超音速飞机达到三倍马赫,在于飞鸟相撞,产生的力足以让钛合金钢板出现裂痕。所以说鸟儿其实也不想死,只是人类的飞行速度太快了,它们躲避不了。
最后,还有一小撮事故是因为这些鸟群睡着了的原因。大家应该听说过雨燕这种鸟类,它的最高飞行记录是连续200天飞行。在这段时间当中吃的、喝的,就连睡觉上厕所都是在天空中完成。
能够连续这么多天飞行,得益于雨燕两边大脑分开睡觉的特殊能力。雨燕睡觉一般是左边大脑休眠,右边就会控制身体飞行,反之亦然。不过这个时候雨燕的身体灵敏程度会大打折扣,因此它们一般都是飞到高空滑翔前进。除了雨燕之外,海鸟、鸣禽、鹬类等鸟儿,都会这种技能,这也就导致了它们休眠时,遇到飞机不能及时躲避。当然人类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是想了很多办法的。
风筝不是动力型飞行器,起飞需要一个竖直向上的力,这个向上的力不会是由向下的风筝线产生,而是空气对风筝作用产生的力,所以风是风筝能够飞上天的必要条件。当牵着风筝线逆向奔跑时,风相对风筝的速度就会增加,使风筝足以克服重力而上升,所以放风筝时的助跑十分重要,需要逆风而跑。
扩展资料:
风筝可以借助风力进行发电。放风筝时,风筝的平面几乎垂直于风向,从而产生了最大的上升拉力,这种拉力就作用在放风筝的绳索上。风筝的绳索拉动固定在地面上的转盘(卷扬机)上,使之转动,再由转盘带动发电机,当发电机转动时,便能发出电来。
风筝在受风力作用上升的过程中,拖动地面上的卷扬机发电。当它升到一定高度后,就需要收回并重新放飞。这时,控制器控制风筝的平面,使之几乎平行于气流方向,这样,风筝返回的阻力最小。
由于风筝发电只有在风筝上升时才能做功发电,收回时并不做功,因此,单个风筝发电是间歇性的。可以用两个风筝带动同一台发电机,当其中一个风筝升空做功发电时,另一个风筝是逆程返回,两个风筝轮流工作,就能使发电机处于持续发电的状态了。
参考资料来源:科普中国——“危险”的风筝
小鸟撞毁飞机的原因主要涉及动量、能量和冲击力等物理概念。以下是可能的解释:
1.动量原理:根据动量原理,物体的动量与质量成正比,与速度成正比。因此,虽然小鸟的重量轻,但当它们以高速撞击飞机时,它们具有的动量可能足以对飞机造成损害,尤其是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此时速度较慢,小鸟更容易撞击到飞机。
2.能量原理:小鸟在撞击飞机时,它们的能量转化为飞机的动能,导致飞机受损。根据能量原理,物体的能量与速度成正比。因此,当小鸟以高速撞击飞机时,它们具有的能量可能足以对飞机造成损害。
3.冲击力原理:当小鸟撞击飞机时,它们产生的冲击力可能足以对飞机造成损害。根据冲击力原理,冲击力与撞击时间成反比,即撞击时间越短,冲击力越大。因此,当小鸟以高速撞击飞机时,它们产生的冲击力可能足以对飞机造成损害。
综上所述,小鸟能够撞毁飞机的原因主要涉及动量、能量和冲击力等物理概念。当小鸟以高速撞击飞机时,它们具有的动量、能量和冲击力可能足以对飞机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