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也是白雪皑皑的冰雪世界,到处是冰峰峭立,成为赤道地区的一大奇观。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山峰,被称为“非洲之巅”。这里终年积雪,“奥秘”就在于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原来,在同一地点,地势越高气温就越低。一般说来,地势每升高1千米,气温要下降6
℃,因此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下到山顶,气候呈垂直性分布,有点类似从赤道到两极的气候变化。植物也是从热带、温带逐步过渡到寒带:山脚下生长着茂密的森林,一派热带风光;山顶上气候严寒,到处白雪皑皑,冰峰峭立。
海拔近6
000米的乞力马扎罗山顶部气温要比山脚低近30
℃。而赤道附近大部分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0
℃左右,这样,山上终年白雪覆盖也就不足为奇了。
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是非洲最高的山脉.其位置在坦桑尼亚东北部及东非大裂谷以南约160公里,奈洛比以南约225公里.其中央火山锥呼鲁峰,海拔5,895米,是非洲最高点.
乞力马扎罗山终年白雪皑皑的原因,主要是地形因素.
1乞力马扎罗山海拔接近5千米以上,山顶气温很低,常年0摄氏度以下.(海拔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摄氏度)
2另外就是降雪量(降水量)的因素.地处赤道低压带,常年盛行上升气流,降雨较多.乞力马扎罗山山坡上的年降水量平均为1,780毫米.
非洲乞力马扎罗山位于赤道附近,山脚常年高温多雨,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山顶上冰峰高耸,白雪皑皑,这是地形因素造成的气候差异。通常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会下降0.6,因此山脚和山顶的气温差异会很大。乞力马扎罗山海拔1000米以下为热带雨林带,1000~2000米之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000~3000米之间为温带森林带,3000~4000米为高山牧草带,4000~5200米为高山冷杆.
乞力马扎罗山终年积雪,“神秘”在于地形对温度的影响。原来在同一个地方,地势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来说,每当地势上升1000米时,相对温度也会下降6。因此,乞力马扎罗山的山顶气温比山脚低近30,山脚下年均气温达20,因此终年被雪覆盖也不足为奇。在热带地区,从高山山脚到山顶的气候变化与赤道到两极的气候变化相似。山脚下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展现着热带风景。山顶气候严寒,白雪皑皑,冰层陡峭。非洲东部坦桑尼亚东北部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位于赤道线上,山顶常年被雪覆盖,很难看到真面目。
偶然间,南美洲的科托帕克市火山位于厄瓜多尔境内赤道线上,海拔5897米,是安第斯山脉的最高峰,也是赤道线的最高点。这座山4700米以上常年积雪,东坡面面影大西洋新风,雪大,雪厚。为什么赤道、炎热潮湿的气候、绿树浓密的热带地区也常年积雪?高空太阳辐射比地面强很多,为什么高空反而比地面冷?住在山区或爬山的人都知道山比山下冷。而且,山越高,山顶气温越低,上下温差也越大。据气象观测结果显示,在12千米以下的对流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降低,一般每增加1000米,气温就会下降约6。
但是相关专家研究表明,太阳辐射的短波辐射和水蒸气凝结中空气获得的热量比地面长波辐射小一个等级。也就是说,前面的两者对空气加热有效果,但比后者小得多。因此,空气的热主要依赖于地面的长波辐射。理解这一点并不难回答这个问题。白天从地面发出的长波辐射被近距离地层空气吸收,加热空气,因此离地面越近,长波辐射越多,温度也越高。随着离开地面的高度增加,地面的长波辐射越来越弱,那里的空气获得的长波辐射也越来越少,温度也越来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