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国内,不管是山地车还是公路车,大多还是在城市里压马路,通勤锻炼用的。骑山地车不是去操山的;骑公路车也不是去竞速的。所以对国人来说,自行车不是运动工具。山地车和公路车的用途没啥差别;
2、既然用途没啥差别,那为啥山地车流行呢?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山地车零部件通用性好,成本低廉,技术门槛低,国内的大小厂商都很容易上马生产;大量花哨的低端休闲车充斥市场,价格便宜。
国内道路基础差,就算是城市内道路,也是接缝连接缝,山地车有一定的减震,舒适性好点;而且国人的习惯是对傻大笨粗的东西才感觉真材实料;
山地车的把横比较宽,把立较高,对骑行者的身体柔韧性要求不高,操控性好,适应国内乱糟糟的道路交通环境。
山地车很容易加装前后车架,用于载人、载物,比较适应国人的使用习惯,当做代步载物的交通工具使用。
印象里,满大街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的大人,骑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家长,还有驮着货物的商人。空地上有小朋友斜跨着父母的“二八大杠”晃晃悠悠的学着。我还记得和小伙伴们在楼宇间追逐,比谁骑的更快。我们也心安理得的被称为“自行车大国”。可慢慢的,大街上的自行车越来越少了。或者说,我们为什么不骑车了?
1、随着国民收入的稳步提升,汽车价格逐渐下降,以及城市板块的扩大。同时,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也在迅速发展。那些本来需要代步的人们开始购买汽车。而自行车这种费力,速度慢,通勤距离短,容易被偷盗的交通工具逐渐被淘汰。当然,汽车,公交,地铁并不能很好解决城市短途出行的问题。最后一公里成为人民通勤的一大问题。于是共享单车应运而生,只需要花1块钱,包月还可以更便宜,不担心偷盗,不需要维修保养随用随骑,骑完就放到路边,这一发明直接将自行车打入深谷。
2、购买自行车去骑行更多的变为一种爱好。
另一边生产端,由于“28大杠”的过于成功,以及对于自行车功能认知狭窄,仅仅停留在代步工具这一范畴,“永久”,“凤凰”“飞鸽”等国民品牌对车型的更新动力不足。而此时,国外已经在运动方面发展除了不同的方向,并且逐渐构建技术壁垒。变速方面慢慢演化出了Shimano sram campnlo等品牌。运动装备,大型赛事,企业赞助等也。越来越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当这些发展重回中国,便给予本就没落的国内自行车行业一降维打击。人群的减少,行业的专业,规模小使得行业没办法摊低整体的成本,价格较高。这些阻挡了一部分爱好者。单车运动成为小众的爱好。
3、还在坚持单车的这一部分人,对单车的专注执着,也促使这行业向着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单车的器材不断的在材料学,机械学,空气动力学,电子无线,市场营销,体育竞赛等方面探索。我们可以看到单车更漂亮的外型,更轻巧的车身,更安全的结构,更气动的造型。在休闲骑游中,在竞赛中才有了更好的体验,更多的骑行乐趣。
如今,更多的人加入了这个圈子里,单车也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更多的人客户以享受竞技的乐趣,周末和家人游玩的乐趣,锻炼身体的乐趣。
说明这项运动进步了作为一个骑车20多年,玩车10多年的大叔,看着这项运动从大热到后来的衰弱到近两年的翻红,也看着这十多年路面上骑友车型的变化,我只能说,是骑车的人对这项运动的理解越来越到位了。为啥,因为十多年前的山地车大部分都是“山马”也就是骑着山地车压马路的。但实际上,山地车就不是为了压马路而设计的,而是为了越野而设计的。所以山地车的几何和操控其实并不适合长时间的稳定踩踏,更适合穿山越草的野地控制。所以路面上的车型从山地转向公路几乎是个必然的现象。
那么,当年的山马党都去哪了呢?这十多年中,我当年认识的车友,有三个去向。从单身年轻变成中年已婚已育然后没时间骑车然后退坑了。正经的山地车玩家进山了,然后随着年龄增长买了车,开着直接拉进山越野,所以路面上也不大看得到。换公路车了,毕竟公路车在铺装路面上的体验要远比山地车好得多。大概就是这样吧。现在还有山马党么?当然有,大多数都是老年骑游党了。他们骨子里对山地车压马路的执念是改不过来的。至于为什么当年的那些人明明是压马路还要买山地车,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因为路况越来越好了,条件越来越好了。前者是使用环境变迁。后者是条件好了,大家也开始看比赛了,软尾、硬尾比赛一般不在城里,而公路车比赛就算不在城里也会路过城镇,并且绝大多数一定在铺装路上跑。骑山地车的骑友,基本也不会去越野,都是骑着山地车在马路上跑,俗称山马党。中国基建,现在马路路况都非常好,我在十八线小城市景德镇,经济不景气,可周边的道路基本都是攒新的柏油马路。这么好的路面,骑山地车真的可惜了。我们这里的自行车运动发展的比较慢,早几年都是山地车,近三年能换公路车的都换了,路好呀,骑公路车可以骑的更远一些,可以看更多的风景。
相同级别,公路车比山地车贵,生活条件好了,而且基本都在铺装路面上骑,所以就选择公路车的多,山地车主要是在山上越野。我们小时候,大家都觉得山地车帅,对车辆的使用场景是不讲究的,大多数人都骑山地车。现在大家开始明白山地车是野外骑的,公路车是铺装路面骑的,毕竟大多数人不是生活在野外的,平常也看不到多少野地,看到骑山地车少了,公路车多了不是挺正常吗?
道路状况:前些年国内很多地区普遍使用水泥路面,水泥路虽然硬度高,但接缝多一旦损坏,压过去非常糟糕,城市周边道路状况普遍较差,近些年国家对道路基础建设不断投入,沥青路面的普及,城市及周边地区路况改善,对于偏远地区山区农村的振兴,除一些特别偏远地区、地质灾害频发地区,道路状况完全可以满足公路车的出行,现在公路车可以骑行川藏线你受得了吗,不敢想;
设计、材料的进步:以前碳纤维技术还不够成熟,即便能接触到公路车也普遍为铝合金车架、轮圈,高端的山地车和一般公路车骑行的差距并不是特别突出,空气动力学的进步和碳纤维的结合是相得益彰的表达,让公路车和山地车的区别越发明朗;
车型优势:公路车轮胎更细胎压更高,道路上滚阻小速度快,车身几何激进偏竞技,但对身体协调性较高需要更多地时间适应,适宜竞速和长途骑行;山地车几何结构容易上手,骑行舒适度高,轮胎粗大有花纹,避震器的加持能更容易应对较差路况,较适宜短距离骑行,近些年由普遍的26英寸轮径慢慢更新了到轮径27.5/29英寸,加大的轮径通过性更强,把山地车越野的属性更加强化。公路车铝圈普及碳刀、高框、碳辐条,在对车身、把组、坐杆等部件处理上更加气动,平时骑行铺装路面较多的车友会普遍选择公路车;
媒体转播/推广:美骑是国内较早的自行车媒体,较早前主要的以图文为主,专业文章外论坛是最重要的版块,图文的传播力比较有效,文章也多以骑游为主,山地车是小伙伴们最为普遍使用的车型。近些年视频不断更新,我们可以观看到世界各地地自行车比赛,对于公路车有了新的认识,公路车更快、更帅,公路车的朋友越来越多会形成一种氛围,多方面地因素让公路车越来越流行!
我是从山地车入的坑。刚毕业那会儿,大家都骑山地车,没觉得有什么奇怪。但是骑行的时候,一般路况都很好,都是铺装路面,为了省力,山地车慢慢变成山马。很多年不骑车以后,再想起骑车,就想尝试一下公路车,真香!其实总结起来,现在路况好了,全是铺装路面,很适合公路车。城市变大了,绿道变多了,公路车更省力,骑行距离更远。锻炼时,公路车更帅。
其实在整体自行车用户中,骑山地车、通勤车的用户总量应该没有减少,山地车相对于公路车依然有着舒适、便宜(不包括赛用山地)的优势,日常上班路上能看到大部分还是这一类用户。而公路车群体增加可能主要是因为各城市道路质量的提升、疫情下不能长途旅行的现实以及大部分公路车是作为锻炼身体的器械而非交通工具。更重要的是买了一万多的车,在骑行群里是一定要让大家知道的嘛,增加社交属性也是公路车普及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嘛。专心练腿,我倒是觉得骑着山地撵公路的情形到蛮有趣。
现在多数人住在密集城市里,到处都是好的道路,很少道路坑注的情况,就很少人会选择山地车了,多数用公路车代替;也就是一旦道路质量提升,大多数人是会转为公路车的。加上,驾驶公路车时姿态前倾,下趴姿态有一定的速度感,导致大量车手的青睐。加上很多骑友在户外骑行时更多的选择公路骑行,而不是越野骑行,因为公路车明显的速度优势,就使得山地车在公路骑行时在速度是有明显劣势;而很多人又都是和其他人一起骑行,大家在一起时速度跟不上别人,就只能单纯依靠体力弥补山地车的劣势;久而久之,很多人就放弃了山地车选择了公路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