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今夜酒店特价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今夜酒店特价案例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美团酒店今夜特价一般都是几点
八点
一般情况下美团酒店在晚上的八点之后,会打折的。酒店客房在一天中不同的时段价格额不同。有可能你今天预订的酒店客房比较便宜,到第二天了购买的价格会变贵。一般情况下晚上的价格要便宜些。
美团酒店预订,在周六日的价格要高于周一到周四的价格。因为周末预订客房的人要多些。
今夜酒店特价的贩卖空间时段
经常入住酒店的人都知道,预订的酒店通常会被保留到晚上6点,而6点之后仍未入住,则被视为预订失效。这也就意味着,酒店在这个时间段后将产生一定量的剩余“库存”。任鑫和他的团队正是看到了这块商机,决定开发今夜酒店特价的应用,搭建一个尾房销售平台。对于这一新模式,任鑫将其定位为:酒店业的奥特莱斯。
任鑫表示,每晚6点,酒店会检查自己的空房数量,同时减去6点后到店的需求量,然后就可以将剩余的库存放在“今夜酒店特价”平台上,以平时2折到7折的价格进行售卖。比如,一家四星级酒店平时的房价是599元,到晚上发现空房太多,就会以200元/间的价格提供一定数量的房间给“今夜酒店特价”。
在整个销售过程中,“今夜酒店特价”和奥特莱斯走了一条完全一样的路线:一方面,通过超低折扣价格吸引注重性价比的顾客,从而销售掉酒店的库存;另一方面,则用渠道(只能通过智能手机APP预订)、时间(只能在晚上6点以后预订)和商品(大部分酒店只能预定一晚)来增加限制,以区隔用户,从而保护酒店的正常销售不受影响。
通过这种“限制性渠道+限制性商品”的搭配,既保护了上游商家的正常销售,也让自己实现了利益最大化。
锤炼线下整合能力
“今夜酒店特价”的CEO邓天卓、COO任鑫早年就是电子商务圈的人,他们在创业之初就意识到酒店行业资源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选择了与酒店开放预订代理商汇通天下的合作。
任鑫坦言:“今夜酒店特价”的盈利模式就是分销,即和酒店谈一个具体的价格,再以一般酒店网络预订房价的5折甚至更低的价格向合作酒店取得协议价格后,再在网上自行定价卖出房间,从中赚取差价。在客户直接付费给“今夜酒店特价”后,“今夜酒店特价”再与酒店进行结算。从现金流上来看,手机支付现金流在自己手上,没有账期的压力,运营成本也比较低。
“最初手机支付很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用户体验,而经过几个月的试错后,目前我们已开始允许用户在酒店前台支付了。”任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对于一个创业型企业来说,自身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微博的高调传播,使得携程很快注意到了处于萌芽阶段的今夜酒店特价。不久,携程便迅速做出反应,并推出类似产品,而去哪儿也迅速推出类似的酒店产品“夜销”。
对于巨头们的强势进入,任鑫表示,越来越多的同类产品,只会让市场的盘子更大。另外,虽然O2O模式是一种“轻”模式,但创业企业不能只做一个局限于媒介功能的线上平台,而还是要建立自己的销售团队,掌握线下资源,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为此,任鑫表示“今夜酒店特价”正马不停蹄地在北京组建销售团队。他已经意识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线下整合能力的高低才是公司成功的关键。
飞猪和携程的价格战
在这个萧条的春天,还有一些老板在默默扫货。
4月25日,凯撒旅游产业发布公告,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1亿元。本次非公开发行涉及的5家发行人分别为文远基金、宿迁韩邦、华夏人寿、上海力成和青岛浩天,均以现金方式认购股份。
有意思的是,宿迁韩邦是JD.COM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发行后也以4.5亿元换得凯撒旅游产业7.37%的股份。也就是说,JD.COM现在已经成为凯撒旅游产业名副其实的大股东。
面对疫情,让很多投资人闻风丧胆的旅游行业,成了京东里炙手可热的蛋糕。通讯器的眼睛。这背后隐藏着怎样的逻辑?
首先,我们从JD.COM本身开始。从最早的机票、酒店住宿业务,到如今的景点、签证、攻略、旅行团等。我们可以看到JD.COM在旅游领域的不断拓展。但一个很现实的情况摆在面前:业余爱好者终究还是业余爱好者,旅游产业链的全方位布局还是个大问题。
凯撒旅游的出现使这一突破成为可能。
2018年十大最具影响力旅行社数据显示,凯撒旅游以71.8的综合指数排名第7。这是什么概念?全国大大小小的旅行社有上千家,足以说明他们的实力有多强大。
现在对于JD.COM来说,强强联合可以增加整个旅游产业链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会为京东打下基础。COM的自营旅游业务。凯撒旅游行业可以更好地利用JD.COM平台发展自己的业务。其实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此外,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国逐渐得到遏制,旅游业也很快复苏。此时是JD.COM战略性投资凯撒旅游产业的好机会。
回过头来,我们再来看看京东旅行。这几年的发展大家都看到了,但是这种发展的背后,不知道这种布局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扎根了。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举动!
谁也不会想到,早在2011年,JD.COM就与旅游业联系在了一起。
JD。COM于2011年初正式推出机票预订业务,这也标志着JD.COM正式进入旅游领域。随后,其以现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购了在线酒店预订平台“今夜酒店特价”。
根据当时的官方统计,2011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已达13亿人次,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约9000亿元,增长20%。
JD.COM很早就看到了这个商机,并果断地进入了旅游业。在这里,我不得不佩服刘的眼光。
JD.COM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既尝到了苦涩的果实,也尝到了甘甜的泉水。
2014年,京东旅行正式成立。
JD.COM旅游最重要的事件是,2015年5月,JD.COM共出资3.5亿美元认购途牛股份,其中现金2.5亿美元,资源和运营支持1亿美元。
当时途牛主营旅游度假产品,跟团游市场份额为17.6%,位居国内跟团游市场第一,这些都说明途牛在市场上有很大的竞争潜力。
JD。COM花巨资赌博,明显是单方面的交易。但是,人的算计终究不如天算。在外部激烈竞争和内部纠葛的影响下,途牛的优势早已荡然无存。
途牛的接连亏损也引发了连锁效应。截至4月24日美股收盘,途牛总市值仅为1.07亿美元,而JD.COM的间接损失达到2.77亿美元。
这次投资的失败也让京东更加强大。COM做自营旅游业务的决心。
而且机票和酒店都要自营,同时要多探索旅游的方向。
成立旅游公司无非是给别人传递一个信号:我现在要经营自己的旅游业务,不想依附于其他渠道的产品。我摊牌了!
JD的布局。COM的旅游领域也不算早。有携程、去哪儿,还有飞猪的“未来酒店”。作为后来者,JD.COM如何准备打破这一趋势?
众所周知,早在2017年,刘就提出了“无界零售”的战略方向,其核心是串联用户、场景、供应链、营销。在此基础上,JD.COM还可以重构旅游酒店业的人、货、市场,重新赋能自己的旅游业。
比如商务人士平时出差,人们线下直接找的传统酒店往往不是很满意。这个时候,线上平台的精准大数据可以更精准的为你做出好的住宿环境,对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有很大的影响,而JD.COM正好利用了这一点。
其实就是从消费场景拓展,从线下拓展到线上,再回到线下体验。这类似于刘在物流方向的布局。一切以用户为中心。
因此,从刘的战略来看,未来旅游业的发展将借助无界零售打开局面。
另一方面,JD。COM在旅游业最大的对手是老大哥携程。携程是第一批进入旅游行业的人,所以也是第一个尝到甜头的人。最近两年,携程的战略目的很明确,就是大力布局新零售。截至目前,在全国26个省份拥有2400多家线下门店,其中广东地区门店超过300家。
当然,我们不能丢下飞猪。作为阿里的飞猪,他自然享受阿里带来的各种福利,当然也继承了阿里的愿景。所以,飞猪是国内外重拳出击。
现在,面对巨头之间的市场竞争,目前的JD.COM暂时得不到什么好处,但未来谁也说不准,还是把答案留给时间吧!
相关问答: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