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两千多年屹立不倒,是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展现了古时人民当时的科技和制造能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奇迹,是全人类的财富。
1、技术因素
长城最早自西周时期开始建造,一直延续不断的修筑了两千多年,总长度达5万多千米。
建造的初衷是为了军事防御,秦朝时为了抵御匈奴,始皇帝嬴政征召了近百万的民夫来修筑长城。
事实上秦朝时期的长城是由黄土夯打出来的,由于时间长远,现在已经很难看出秦长城的遗迹了。现在大家印象中的长城是从明代以后修建起来的,明代的工匠为了修建长城,使用了大量的石材。石材不像木头,经受风雨会腐朽,且石材坚固耐用,易于堆砌。
而且创造性的用了糯米煮浆加上草木灰,作为胶合剂,经现代修复长城的专家鉴定,其效果堪比现在的混凝土。
2、历朝历代的修筑
统治过中原地区的朝代,基本上每朝每代都会耗费国力来修筑长城。
自春秋战国时期以来,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朝代清朝,长城的修筑就没有停过。长城的长度也一直处于增长中,直到今天大家乃至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的“万里长城”。
另外,长城也不是没有倒塌过,但只是在某一个关口到另一个关口这中间的一段,可能是地震或者战争的毁坏,但也在当时或者后朝修复完善了。
3、环境因素
长城的所在都在群山之间,且当时修筑长城的工匠民夫,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使用了很多复杂精细的制作工艺。各地建造的墙身都不同,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
因为长城所处之地人烟稀少,也减少了一些人为的损毁,一定程度上也保存了长城的完整性。
且历史上的各朝各代以及我们现代社会,对于长城的保护和修复意识也比较强,所以长城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雨沧桑、时光变故,一直屹立不倒,给中国和全世界留下了一个人力建造的建筑奇迹!
我国的万里长城,为何以如此闻名,并强烈地吸引中外广大游人呢?主要因其具有如下四大特点:
历史悠久我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相互防御,便在各自管辖的境内筑起了防卫墙,这便是长城的雏形。据《左传》记载,公元前656年(楚成王十六年),楚国便修筑起连绵数百里的长城。当时称为“方城”,城池坚固,易守难攻,致使前来进犯的齐国首领望而生畏,只好收兵回去。
秦长城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已有2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果追溯到西周末年及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齐国等长城,我国长城至少已有2700多年历史。即使明代修筑的长城,至今也已600多年。如此古老的伟大建筑,并能保存至今,这在世界上是非常稀有、珍贵与难得的。
长度惊人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表明,我国从春秋战国到明朝(包括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在内),历代对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维修与增建。长城遍布于黄河、长江流域的16个省、市、自治区,既有东西走向,也有南北走向,总长度达108000华里(计五万四千公里)。其中超过一万里的就有秦长城、汉长城和明长城。由于计达万里以上,所以称之为万里长城。
经过八达岭的长城为明代修筑,这是我国最年轻、最壮丽和保存最好的一段长城。它东起辽宁省的鸭绿江,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跨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九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全长12700华里(计6350公里)。其中鸭绿江到山海关一段,因工程较为简单而早已塌毁,但有遗迹可寻。从山海关至嘉峪关地段,工程质量最佳,大部分保留完好。有的人误以为明长城起于山海关,主要出于上述原因所致。
工程浩大据科学家粗略计算,如果把明长城的土、砖、石方用来修筑一条3尺宽,15尺高的城墙,那么可环绕地球一周;假如用来铺筑一条厚一尺,宽15尺的公路,则可绕环地球三周。
建筑高超万里长城所经之地,或高山深谷,或江海湖岸,或沙漠草原等等,地质地形极其复杂险峻,施工作业尤为艰难。要把长城修筑起来,是必须懂得和应用数学、力学、几何学、测量学、地质学、建筑学以及组织、运输等多种科学技术知识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能将这一巨大而复杂的工程兴建起来,并能千载屹立人间,这表明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及伟大的创造精神,无不令人折服与讴歌。
被称为世界七大古奇迹之一的“秦长城”是修筑于秦始皇时期,当时的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开始在北方大规模的进行修建和加筑城防设施,其长度长达千里,绵延不绝,在防御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坚固程度令人诧异。到如今,历经2000年,它还有遗迹尚存,没有混凝土,秦始皇对长城做了什么,才能让长城这么坚固呢。
在中国古代,不管是在技术还是在思想上,都是远远落后于现代的,那么是什么操作或者说秦始皇在里面是添加了什么魔法,能够让秦长城屹立千年依旧尚存呢?查阅史书可以知道,当时秦始皇刚统一国家,正是需要大力修正朝堂内部的时候,可是北方又不断的有匈奴进犯,防不胜防,还要腾出大量的时间来应付他们,秦始皇想着那就一劳永逸,派蒙恬率领大军在北方大规模的进行城防设施建设,据记载,当时所用的劳工大概是总体人数的百分之二十多,大概是百万人口,可以说是劳师动众。
看这个架势,人手是够了,可是要怎么去修建呢,总得有个构思吧,既要让它能够承受的住凶猛的进攻,还要让它能够长存于世,毕竟秦始皇的目标是做个千载皇帝。长城之所以称为长城,是因为它的长度足够令人惊叹,长达几百公里,起起伏伏,绵延不绝,当然,它的跨度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那就是它的地基肯定是不一样的条件,例如完全是土地的,完全是石头地的,还有土和石头混合的,面对这种复杂的情况,到底如何选择修筑方式就成了一个最大的难题。
根据保存较完好的一段遗迹来看,他们选择了就地取材,在原有的条件上创造出最大的优势。这段遗迹长大约12000米,城墙外高5米,与内高相差3米,顶部宽2.8米,与底部的宽度相差0.3米,墙体呢,则是用已经被民工们刮割处理后的,黑褐色的石片交错堆砌而成,据估计,每块石片在10斤到60斤左右,大小都有,参差不齐。
石头是被人们公认的较难风化和腐蚀的存在,为了保证长城能够不倒,必须要保证每块砖的粘性,要知道古代是没有混凝土的,于是古代人民发挥智慧与创造力,在砂浆里面加糯米汤汁,糯米本身就有很好的粘性,混合砂浆,会让整体粘性增强,砖与砖之间就会更粘,稳定性也更好。据说现在表面有一层特殊的氧化物附着在上面,这可能也是这一段遗迹保存较完好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