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夏尔巴(为什么夏尔巴人登珠穆朗玛峰)

黑龙江旅游网1900

夏尔巴人,藏语的意思是“来自东方的人”,主要生活在喜马拉雅山脉两边,一共约4万人,其中1200人在中国境内,其余大部分都在尼泊尔境内。本来这个民族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如果不是20世纪中后期人们开启了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潮流,恐怕至今都不会被发现。

为什么夏尔巴(为什么夏尔巴人登珠穆朗玛峰)

几乎每次登顶珠峰的活动都少不了夏尔巴人的引导和支持,可以这么说,是珠穆朗玛峰让世人知道了这么个善于攀登雪峰的民族。夏尔巴人主要生活在海拔4700多米的索鲁昆布地区,由于世代居于此地。夏尔巴人无论是身体条件还是生活习惯上都已经适应了这样严酷的环境。低温,低氧,紫外线照射强度高,这些在我们平原人民看来是艰苦的训练环境,在夏尔巴人看来早已是家常便饭。

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夏尔巴人独特的身体条件:

他们肺活量大得惊人,曾经有夏尔巴人不借助任何氧气设备成功登顶珠峰。同时血压较常人来说更低,这两项独特的身体素质就造就了夏尔巴人大脑供氧充足,肌肉发达,四肢协调有力由于常年在雪山之间穿梭,夏尔巴人个个都是翻山越岭的好手,高山低谷在他们看来如履平地。

正因为如此,每次有登山团队来,必须要请夏尔巴人来做支援,否则很多专业的登山运动员根本就不敢开始攀登。登山运动员们登山的路径是夏尔巴人提前探测好的,甚至,前进路线上的缆绳也是夏尔巴人事先架设好的。不仅如此,艰苦的作风也造就了夏尔巴人吃苦耐劳的精神,他们也被誉为是“喜马拉雅山上的挑夫”。

因为夏尔巴人常年生活在高海拔的地区,他们的身体早已进化出适应恶劣环境的基因。

他们具有能忍耐高原低氧极端环境适应的基因,例如特殊的ACE基因。这个基因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可以通过提升心肺功能,进而提高人体的耐低氧能力。同时夏尔巴人的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高于常人,血压也比较低,在低氧环境下还能保证大脑供血充足。

事实上夏尔巴人,散居在喜马拉雅山两侧,主要在尼泊尔,少数散居于中国、印度和不丹,他们给攀登珠峰的各国登山队当向导或背夫而闻名于世。

夏尔巴人适应珠穆朗玛峰的低氧环境,因为控制他们体内红细胞数量的基因与我们的不同。在去珠穆朗玛峰的路上,夏尔巴人的身影不应该错过。夏尔巴人携带着最重的装备,穿着最普通的衣服,没有氧气面罩,一步三喘吁气的登山者。

一名珠穆朗玛峰登山队队长列出了几个比较数据:夏尔巴人沿着同一条路陪伴登山者8个小时。夏尔巴人自己走,可以在3小时内到达。从海拔8000米到6500米,夏尔巴人携带45公斤的设备,普通登山者携带8公斤的设备行走则需要一天。

夏尔巴人不仅能以极快的速度碾碎普通人,还能承载高达普通人五倍的货物。安全设备,如梯子、绳索、营地的帐篷设施和登山运动员的氧气罐,都是由夏尔巴人带上山的。难怪英国广播公司的纪录片说夏尔巴人背着一座山正在攀登珠穆朗玛峰。

你可能会认为夏尔巴人生长在高原上,适应了高海拔缺氧环境,所以他们比我们强壮。不,没那么简单。如果我们在高原上长大,我们可能会适应高海拔的生活,但肯定不能像夏尔巴人那样没有氧气就爬上顶峰。我们的身体缺乏赋予夏尔巴人神奇力量的突变基因。

夏尔巴人的秘密来自线粒体基因的突变,线粒体基因检测血液中的氧含量并控制红细胞的生成。夏尔巴突变基因控制着他们体内红细胞的数量,并且不能产生像我们一样多的红细胞来弥补缺氧。超级夏尔巴人传承了一种我们在他们体内无法触及的天然基因,创造了一个到达珠穆朗玛峰的绝佳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