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通过学习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中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3、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透过文中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感受“天游峰的扫路人”是一个怎样的人?体会天游峰的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对普通劳动者的尊敬之情。
教学难点:
品味老人话语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学习课文描写人物的方法,能仿照课文写法描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设疑激趣。
1、出示:平凡的就是伟大的。指名读、齐读。
2、为什么要读这句话呢?因为这句话是有哲理的。我相信同学们学完这节课后就会明白这句话的道理。
二、导入新课。
1、大家都有过各种各样的理想,比如做科学家、画家、医生、运动员等等。可是,同学们有没有想过做这种工作呢?(板书:扫路人)
2、指名说说想不想,并陈述理由。
3、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为什么要写“扫路人”呢?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位这样的扫路人。(补全题目,板书:天游峰的)
4、齐读课题,突出“天游峰”和“扫路人”。
5、从课题中我们知道了什么?(课文既写了天游峰,又写了扫路人)
6、课文洋洋洒洒几百字,实际上就是写了这两个方面,那么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这位扫路人又是一位怎样的人呢?
三、品读课文,感悟天游峰的“高”和“险”。
1、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天游峰是个怎样的山峰?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用“”画出文中写天游峰的语句,读读这些语句,想一想天游峰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学生带问题默读课文,自读自画自悟,师巡回掌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第2节、第7节(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天游峰的高、险)
①“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险)“九百多级石梯”,(高,台阶多)“银丝”、“抛”、“仿佛风一吹就能断掉似的”(险)。教学时抓住“抛”字用换词法(落)指导学生朗读感悟。
②“终于”、“好不得意”(以人物的心情来反衬天游峰的高和险,天游峰很高,要上去很不容易,正因为不容易,所以作者上去了才会“好不得意”)
③“顶天立地”(高)“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台阶多,要登上去很累)“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望而却步,半途而返”(游人上去都很吃力,烘托天游峰很高很险)
④指导看图体会。
4、整体出示第2、7两节(第7节最后一句不出示)。听课文配乐朗读,体会天游峰的高、险。
5、齐读这两节。
6、天游峰是这样的高这样的险,台阶是这样的多,可是有一位老人却要天天扫这些台阶——(红色显示第7节最后一句)
①齐读。
②我为什么要倒抽一口气?(因为天游峰又高又险,老人的工作量很大,令人敬佩。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扫石阶,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③可不可以把“一级一级”改为“一级级”?你从中读出了什么?(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荀)
④指导朗读:“一级一级”要慢些,要读出老人扫得很认真、一丝不荀,是一点一点扫的。省略号要慢两拍,因为扫地扫得很累,“倒抽一口气”要轻些。
7、过渡:天游峰很高很险,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位老人却要每天重复做着这样繁重的工作,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
四、品读课文,感悟老人形象。
1、出示文中彩图,师解说:这就是天游峰的扫路人,他手里拿着一把扫帚,头发、胡须都是白的说明他的年纪很大,从他微笑的神态可以看出老人对自己的工作很满意也很快乐。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位老人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写老人的句段,用“”标画有关语句,并注明你画的文字是从哪个方面刻画老人形象的。
2、生自读、自画,师巡回,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3、交流:(指名说,相机出示相关段落文字,抓住重点语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老人的形象)
①老人的外貌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说,出示第3、8两节(写外貌的文字用红色强调)
②这样的老人给你什么样的印象?
“褪色”“运动鞋”说明老人节约、朴素、辛苦、生活条件不优越。“精瘦”“瘦削”“黝黑”“炯炯有神”说明老人很健康、有精神、很勤劳。“慈善”说明老人很善良。
读了这段文字,你觉得这是一位怎样的老人?概括一下。指名说。
4、我为什么会注意到这位老人?是什么吸引了我?(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听到了扫路声)
读第2节相关文字。
5、这两段文字都是描写老人外貌的,为什么要分开呢?两次描写有什么有不同?(从作者的角度看,第一处是粗看,因为“及至到了跟前,才看清”。作者是无意中听见“哗哗”的扫路声被吸引过去的,他对老人只是初识,并不了解。所以这时候只能从穿着等方面对老人有一个大体的了解,能看出老人的身份就可以了。第二处是仔细打量,因为“借着淡淡的星光,我仔细打量了他。”这次是因为老人和作者交谈了很多,作者对老人每天扫一千八百多级石阶很佩服,这时他是怀着很深的敬意来看这位老人的,所以打量得非常仔细。)
读这两外文字(以蓝色出示)
6、作者为什么要仔细打量这位老人呢?指名说(敬佩、佩服)。老人是怎样谈自己的工作的?
引出4-6节。指名读。交流、体会:“沏茶”说明老人热情好客。“不累,不累,我每天早晨扫上上,傍晚扫下山,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他说得轻轻松松,自在悠闲。”说明老人不怕累、能吃苦,喜欢自己的工作,对这份工作很满足,工作虽重但心情很好。“扫一程,歇一程”,如果天游峰不干净,就没有“好山好水看一程”。他把扫路当成了欣赏风景,一路扫来,风光无限,尽情欣赏,免费旅游。累在身上,乐在心里。
7、这位老人多大了?(70岁)出示第9-12节。读。老人说这话时是什么神态?(悠然)老人会离开这里吗?(不会)把“我能舍得走吗?”改为陈述句(体会反问句的强烈语气,更能从中体会老人对生活的热爱)。为什么不想离开?(喝的是雪花泉的水,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米和青菜,呼吸的是清爽的空气,而且还有花鸟作伴。体会老人对大山的情怀。)用“因为……所以……”进行说话练习。
练读,读出老人的悠然神情和不舍的语气。
8、过渡:这位老人的态度感动了我,所以我在临走时----(出示第11、12节)
抓住“紧紧”“再”体会。(“紧紧抓住”说明作者感情深挚,握手表示友好,“紧紧地抓住”抓得更紧了,说明他们两个人的心靠得越来越近了。“再”就是又一次。下山后他还要回来,30年以后还要来,这么长的时间都没忘记这位扫路人,可见扫路人在“我”心中位置很重。)
为什么是30年后再来看老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祝福,对老人的信心)“30年后,我照样请您喝茶!”表现了老人的自信和对生活充满信心。老人能活到100岁吗?为什么?(勤劳,天天这样扫,锻炼了身体;山上空气好,环境好;老人不会离开这里更不会死去;老人有自信有信心能活到100岁)
引读这两节,体会老人的乐观、自信、豁达的人生态度。
9、课堂练习。
①老人爱天游峰,爱自己的工作,不舍得离开这里,宿鸟也不舍得离开这里,它们扑棱棱地飞起来又悄悄地落在原外。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回到住地,作者打开笔记本,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②笑声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吗?为什么说“笑声一直伴随着我回到住地”?(笑声留在我的心里,“一直伴随”表示时间很长很久,说明扫路人对“我”的影响太深了,一辈子都忘不了。)
改写课文最后一句话:“这充满自信、豁达开朗的笑声,一直。”
练写。指名读一读。
10、分角色或自由朗读3-12节。
五、拓展研讨。
天游峰又高又险,台阶又多,游人登上山都会气喘吁吁、大汗淋漓,感到很累。我也由于登上了山而好不得意。那这位老人每天都要登山、扫台阶,他累不累呢?(出示相关语句)学生读一读、议一议。
交流:身累心不累。累:天游峰高、险、台阶多,天天扫当然累。不累:习惯了;不舍得离开;扫干净了路心里高兴不觉得累;以苦为乐,热爱生活;爱上了这里爱上了这个工作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一部分;从老人轻轻松松的语气、悠然自得的神情可看出;从老人对生活的态度(乐观豁达)可看出。
六、总结课文。
正因为老人这种豁达开朗的心胸,他才会在这武夷山的第一险峰上风里来,雨里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辛勤劳作;正是这种平凡却伟大的品质深深地打动了作者的心,也让我们接受了一次难忘的心灵洗礼,可见----(出示:平凡的就是伟大的)齐读。我们都是平凡的,但我们要向这位老人学习,学习他以乐观自信,豁达开朗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就让我们记住这位老人吧-----齐读课题。
七、作业。
1、仿照课文写法(外貌、动作、语言、神态、侧面烘托),观察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用准确生动的词句写一段话,反映人物的特点。
2、阅读相关的文章:《峨眉铺路人》、《守林人》、《挑山工》。
八、板书设计:
天游峰的扫路人
天游峰高而险台阶多难攀登
不舍得累?岁?
扫路人不怕累能吃苦爱生活
乐观自信豁达开朗
【扬扬导读】上篇说到,彭祖为避殷王追杀,与采女一道离开殷都。之后,彭祖去了哪儿?相传,彭祖来到了福建名山碧水之间隐修,并带着两个儿子彭武、彭夷,开山拓土,住于幔亭峰下,遁迹养生。武夷山由此得名。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来看看此文。
武夷山,原名荆南山。相传,彭祖活到七百六十七岁时,殷纣王得取见彭祖养生之道和长生不老秘诀后,便起加害彭祖之心。为避纣王追杀,彭祖便离京云游天下,一路艰辛,辗转数千里,来到闽地荆南山,隐居在幔亭峰下,生二子彭武彭夷,并在此茹芝饮瀑,遁迹养生。
洪荒年代,彭祖带领其53子彭武、54子彭夷开山劈石,拓溪导洪,孝顺的两个儿子不忍父亲太累,便力劝彭祖歇息下来,返回蜀地彭山颐养天年,开山之事交由兄弟俩完成。于是,彭祖回到了蜀地彭山。彭武和彭夷日夜劳作,终于开辟出了山北、山南、九曲溪,造就了九十九座岩,竖了三十六座峰,凿了七十二个洞,开了一条九曲十八弯的溪,洪水也退了,崇山峻岭之间,茶园叠翠,梯田堆金,百姓们过上了鸡犬相闻,幸福安宁的日子。由于兄弟二人诛草拓荒,开发武夷,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开山有功,就以他们的名字命名此山武夷山,武夷山从此便以奇秀甲天下闻名于世。
彭祖仙逝处
通常的说法,彭祖活了880岁,至于彭祖死在哪里?葬在何处,历来说法不一,但全国至少存在四处彭祖墓:徐州古彭城内东北角一处,四川省彭山县仙女山一处,浙江省临安县百江岭下一处,武夷山幔亭峰下的彭祖基一处。
彭祖在武夷山生活到880岁,于6月初三逝世。武夷山社貌60人为他举柩。这时,天空忽然出现一条龙,接着6月天下起大雪来,在狂风暴雪中,社貌60人全都冻死。人们把这60人埋葬在一起,葬处叫社貌墩。以后如果有人去触犯社貌墩,风雨马上就会惩罚他。武夷山人认为云龙是彭祖的化身,在彭祖基上建起云龙道院,内祀彭祖父子3人。明人有《彭祖基》诗纪其事:阅尽人间世,田家老瓦盆。云龙彭祖宅,风雨社貌墩。介鸟殊封在,空床大药存。
彭迁慕故庐
关于武夷山与彭祖的渊源,有说彭祖因慕闽地不死国而来,那么,彭迁则是因慕彭祖之故庐而来。
时值唐代,官至左千牛卫上将军的邑人彭迁归隐后带着他的儿子彭迁彭汉和曾孙彭?,开荒垦田,凿湖筑坡,相继开发武夷山区,凡90处,灌田2000余顷。命名为新丰乡。这是崇安县最早的建置雏形。为此,新丰乡现仍为崇安县的民间泛称。以后,彭迁之子彭汉为台州军事判官,于闽王永隆三年(941)上书闽王王曦,改新丰乡为温岭镇。彭迁之孙彭?在南唐官至殿中监。于保大九年(951)又上书朝廷,把温岭镇改为崇安场。
为缅怀彭迁、彭汉、彭?三位大丈夫之丰功伟绩,南唐时所立之祠名为作邑彭氏三丈祠。现仅存石刻祠碑于市图书馆阶梯边。
今日,武夷山文化已成为世界共享的文化遗产。“将青山绿水变为金山银山。”武夷山人民政府对保护、发扬光大彭祖文化不遗余力,先后在武夷和园塑世界最大的彭祖及彭武、彭夷石像,天游峰顶天游阁内雕塑的彭祖、彭武、彭夷三尊大型坐像,这些雕塑实为弘扬先辈拓荒精神,勉励后人创业之鸿志。
彭祖遗迹武夷魂
《作邑(即崇安)彭氏宗谱》记载,武夷旧名不死国,乃足岩穴石隙中多有蜕骨。因此,彭祖慕名而来,在幔亭峰下筑室而居,进行修炼。彭祖的旧庐故址,初曰云龙道院,又曰一水草庐,早己不复存在。但后人在旧址塑造彭祖雕像,铭刻碑文,曰彭祖墓,以作纪念。
武夷山幔亭峰下的武夷市区中建有巍伟壮观的武夷和园。和园中建造有彭祖和彭武、彭夷三尊巨型石雕塑像,耸立高空,上面镌刻武夷魂朱红着色三个大字,鲜艳夺目。塑像碑文刻记着彭祖和武、夷三人披荆斩棘、励精图治的气概和精神,以昭示后人。彭祖被尊为武夷山鼻祖,被铸成武夷不朽之魂,彰显了武夷灵魂的光辉。魁伟威武的塑像,不仅弘扬先辈拓荒精神,而且勉励后人创业的鸿志,真可谓雄风壮势,气壮山河,令人肃然起敬。
在武夷山的天游峰上还建有古老的天游观,观里大殿供奉着彭祖和他的儿子彭武、彭夷三尊尊严的座像,供旅游者瞻仰膜拜。这些都是彭氏远祖早期开发武夷山的佐证。
因为历史久远,有关彭祖父子隐居幔亭峰,开发武夷山的种种说法已难以考证,但武夷山的彭祖后裔都乐于接受这些美丽的传说,都希望借助彭祖这位长寿之神寄托宗族繁衍、五谷丰登的良好愿望,用彭武、彭夷开辟武夷的大无畏精神激励本族子弟积极进取向上。在武夷山,彭祖后裔绵延至今,守护着武夷山这一彭姓的圣地。2004年10月,世界彭氏宗亲联谊大会就在武夷山市举办第六届大会,虔诚祭拜受姓始祖彭祖及他的儿子彭武、彭夷,至今传为佳话。然而彭武、彭夷的后裔是否随着闽越人的迁徙,成为南岛语族就不得而知了。
名称由来:
武夷山又名虎夷山。据史传,唐尧时有彭祖与二子曰武曰夷,到该山东麓的崇安西南乡隐居,因当地洪水常泛滥成灾,彭武与彭夷两兄弟便开山凿石,挖河渠疏导洪水。当时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把他俩开挖河道时堆垒的小土石山称为“武夷山”。后来,雄峙赣闽边界的大山也统称为武夷山。
但据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学者首倡新说,认为“武夷”原称“虎夷”。系商周时自江淮南迁人赣的古东夷“虎方”而得名。后因唐高祖李渊之祖父名李虎,唐人讳虎为武,虎夷山始讹为武夷山。
扩展资料
历史文化:
(一)、历史
武夷山是座历史文化名山。早在新石器时期,古越人就已在此繁衍生息。如今悬崖绝壁上遗留的“架壑船”和“虹桥板”,就是古越人特有的葬俗。西汉时,汉武帝曾遣使者到武夷山用干鱼祭祀武夷君。唐代,唐玄宗大封天下名山大川,武夷山也受到封表,并刻石记载。还明令保护山林,不准砍伐。
武夷山是三教名山。自秦汉以来,武夷山就为羽流禅家栖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宫观、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还曾是儒家学者倡道讲学之地。
(二)、传说
(1)、武夷山传说
相传上古尧帝时期,彭祖率领族人移居到闽北一带。当时此地洪水泛滥,到处汪洋一片。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带领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后人为了纪念武、夷两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脉叫做“武夷”。
(2)、天游峰传说
当年朱熹在隐屏峰下的武夷精舍讲学、著书立说。一天夜里在天游峰下的小亭子里面一人对月饮酒,出现一个妙龄女子,于是对饮相伴。日久天长,两人过起了恩爱生活。其实丽娘是狐狸修炼千年才得以化身的,只是她怕失去朱熹,一直不敢提及自己的身世。后来有一对乌龟精,嫉妒丽娘的法力,于是就乘丽娘外出时候,跟朱熹说,你妻子是狐狸精,不相信的话,你晚上看她的鼻子,会有意外收获的。
朱熹虽然不愿意相信,但心里记下了,夜里假寐,后来看见丽娘的鼻前挂着一双晶莹剔透的玉箸。朱熹失声大叫。丽娘从梦中惊醒,水晶条掉在地上,化为粉末。丽娘掩面痛哭,说这是她千年修行的魂魄所在,如今没有了,不得不离开。
在外看热闹的老乌龟夫妇窃笑,朱熹闻声而至,急忙落荒而逃。朱熹愤然拿起桌上的毛笔,点过去。于是就有了在九曲溪畔的“上下水龟”。丽娘跑了。朱熹非常后悔,在后面一直追着。可是已经无法挽回了。在那座小庙里面,看见丽娘安详地躺在百花丛中,再也不会回来了。
(3)、水金龟的传说
有一年,御茶园里震天的喊山祭茶的声音,惊动了天庭玉帝仙茶园里专门为茶树浇水的金龟。这老龟原在青云山云虚洞里修炼千年,原想成了正果后,上天也可谋取一官半职。
没想到上了天庭,那无情的玉帝老儿却派它专门为仙茶园茶树浇水。开始他倒也觉得清闲自在,干久了,却也闷得慌。
这天它猛然间听到人间传来“茶发芽,茶发芽!”的喊声,不禁偷偷地跑到南天门往下偷看:只见武夷山九曲溪畔御茶园里,正在祭祀茶神。红烛高照,金鼓齐鸣,茶农们齐刷刷地跑在地上,顶礼膜拜。金龟看到凡人对茶如此敬奉,不由得啧啧称赞。
一想到自己长年在天庭事茶,却无人问津,气就不打一处来。“罢了,罢了,我这千年金龟还不如人间一株茶,我何不也到人间去作一株茶呢!”金龟的目光从九曲溪畔慢慢地移到山北牛栏坑。这里奇峰突兀,千岩竞秀。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武夷山(江西省和福建省交界的山脉)
百度百科-武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