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色与门票不成正比
我国各大景区的门票都不算低,尤其是对于那些名气较高的景区,门票价位更是达到了200+,如果景区内的风景与门票成正比的话,也没有人会发牢骚,但是事与愿违,大部分热门景区的门票都与园内的景色不成正比。
可能你花了200元门票,只能看到一些极为普通的花花草草或者山水河流,这样一来的话,就会让众多游客感觉自己吃了很大的亏,所以便会觉得特别委屈,毕竟故宫那么壮观、美丽,而门票也才仅需要60元一张。
二:景区内的消费太高
这已经是大多数景区的通病了,一瓶矿泉水卖10元,一份简单的盖饭卖30元,这样的价格好似是所有景区的统一价,可能你会说景区也不容易,都靠着这个来赚钱的嘛,但你想过吗?很多热门景区单靠门票就可以赚得盆满钵满了,而再加上游客的消费的话,更是会大赚一笔。
虽然这样的方式令景区赚到了很多钱,但同时也损害了自己的名声,并且还会伤了游客们的心,这样一来的话,可不就得不偿失了么,毕竟一个景区要想一直发展下去,就一定要老老实实做事儿,而不是靠着"宰客、欺客"。
三:景区内设施还未彻底完善
很多景区在建造时花费了大量的费用,而为了尽快将本钱挣回来,就会选择,景区还未彻底完工的时候,就开始售票迎客,首先这样的做法绝对是有问题的,不仅会给前来游玩儿的游客造成安全隐患,同时还会影响游客们的游玩儿体验。
如果去过一次之后,发现这里各方面都不太完善,而景区内也没有什么值得一看的风景之后,游客们就会口口相传,并且会让更多的人得知这里的不好与不完善,这样一来的话,景区就算建造完成,也不会有多少游客愿意光临了。
四:服务人员态度太过恶劣
现如今这个社会,人们花钱的目的就是为了买服务,但是如果某个景区工作人员对待游客的态度极其恶劣,而且还总是不耐烦的话,就会令游客产生一种很大的落差感,就算这里的风景有多么的美丽,也会影响游客对这里的印象。
就比如你去到一家店购物,如果服务人员态度好的话,你迫于面子也会买下这样物品,但如果服务人员的态度十分恶劣的话,我想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掉头走掉吧,毕竟如今的人们对于景区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是非常在意的。
五:景区内部的管理混乱不堪
如今很多景区为了挣更多的钱,就会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比如景区采用分票制等,明明进门的时候,购买了门票,但是进入景区之后,很多项目还需要另外收费,这样一来的话,就会令游客对于景区的印象大打折扣。
六:游客人数太多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所以节假日的时候,大部分知名景区都会出现水泄不通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虽然会让景区赚到更多的钱,但同时也会因为人数太多,从而导致游客的体验感降低,这样一来的话,也会让游客对于景区的印象分降低。
七:景区"坑客"现象严重
无论是跟团行还是自由行,都避免不了购物这一环节,我们外出旅游的时候,总想要买一点儿当地的土特产回家,但是买回家之后,才会发现这些土特产实在是太假了,而之所以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就是因为如今的小镇或者景区都变得商业化了,很多景区的特产售卖者并不是当地人,而是外包商。
严禁拍照的理由往往很简单,一般来说:
一是宗教原因,
二是防闪光灯等使文物及自然资源受损,
三是出于版权及文物安全考虑,不允许拍照。
博物馆有的展厅做出禁止拍照的规定,主要因为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从版权方面考虑。因为有的临时展厅展出的是私人收藏的文物;另一方面博物馆的陈列形式都是馆内工作人员自己设计的,付出了劳动。如果拍下照片,被别的单位、个人模仿就损害了该馆的利益。第二,从文物保护的目的出发。字画、丝绸等文物很容易受闪光灯光波的破坏。第三,从安全的目的出发。有人完整拍下展厅的方位、结构,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的作案条件。第四,为了保证参观环境。有人为拍照会让别人挪一挪,让一让,还有三角架一支需要时间,也会给别人带来不便。当然,大部分文物比如雕塑、青铜器、陶瓷、印章等不易受光照损坏的展品,都是允许拍照的。不许拍照的个别文物,如果参观者不使用闪光灯,一般也不干涉。其实,参观者拍照只是需要一些文物图片资料的话,许多博物馆制有精美的画册,其它博物馆一般也都有。
许多文物景点,很多地方都有“禁止拍照”的牌子,有时感觉大老远跑去,不能拍点照片作纪念,挺遗憾的。有许多朋友对这种规定很不理解,不就拍拍照片,又不触摸文物,应该不会对文物造成损坏。
有些地方不许拍照的主要原因是拍照时闪光灯对文物有损坏。事实上,我国古建筑大都是木质的,容易损坏,上面的彩漆也容易褪色、脱落,拍照时,闪光灯的反复照射对其破坏很大。因此,一般禁止拍照。普通的可见光波长是在400纳米至700纳米之间,低于400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700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另外一些物质比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响。我们使用的闪光灯型号不一,波长有长有短。但都应是低于700纳米的可见光,或多或少对高分子结构的文物有破坏。因此,木质建筑物、字画、丝绸制品、壁画等文物,应禁止使用闪光灯拍照。
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1999年上半年,国家文物局将颁布关于文物影视、照片拍摄管理方面新的通知。其实,对于文物,国家文物局只从政策法规上进行宏观管理,具体的管理工作,是省、市文物单位在不违反国家统一法规的情况下,根据文物不同的情况进行管理。就说禁止拍照这个问题吧,国家文物局只在大范围作出规定,比如书画、丝织品、壁画、漆木器等文物,容易受光照褪色,造成文物损坏,原则上不得拍摄。但不可能具体规定哪个文物点能拍,哪个文物点不能拍;哪一件文物能拍,哪一件不能拍。当然,不用闪光灯,也许对文物不会造成损坏,但也不敢说不用闪光灯就绝对让拍。可能有的文物景点有一些特殊情况,关系到版权和资料方面的问题。
博物馆不准拍照原来是中国特有
“在巴黎卢浮宫,参观者可以与‘蒙娜丽莎’合影,可为什么在我们的博物馆,参观者跟‘司母戊鼎’合影就不行?”昨天上午,在全国博物馆馆长论坛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炮轰不少博物馆“禁止拍照”等不合理规定,痛陈我国博物馆事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弊病。
童明康指出,我国博物馆的不少规章制度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有些制度今天看来,缺乏合理性,但一直没有做相应的改变。博物馆禁止拍照的理由主要是保护文物和保护版权,但童明康以巴黎卢浮宫为例说,卢浮宫从来都没有禁止参观者拍照,因为他们曾经做过实验,用闪光灯几十万次对文物进行照射,其破坏程度几乎为零。但在我国有些博物馆,一旦发现有游客拍照就大声呵斥,甚至动手撕人家的胶卷,还甚至有“严禁触摸玻璃”的荒唐规定,直接影响了观众的热情。“连拍照都不让,服务到位吗?”童明康指出,博物馆再不能用保护文物、保护知识产权这样的托辞,拒绝游客的合理要求。
童明康说,有些博物馆甚至没有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有的省馆,七八年都没开放过一次,甚至连临时的展览都不搞,怎么对得起纳税人”?“博物馆要以物取人,老拿一些拙劣的复制品糊弄人,能算是真正的博物馆吗”?一些博物馆的展柜上用手一摸,厚厚的一层灰尘,“难道连打扫卫生的钱都没有吗?我看主要原因是服务理念的缺失”。(实习生徐靖记者张演钦魏辉通讯员蔡锦明)
博物馆不准拍照的“中国特色”
2005-05-20 08:17:11来源:南方日报周虎城
“中国特色”论和国情论一样,常常成为一些人行事的理由。这理由看起来是那么的充分,隐隐还透着“高大全”的味道。不过咱得辩证地看,有些所谓的特色倒真的已然落伍了,非但站不住任何脚,还让人颇觉有些蛮横,不扫一扫,总是难得清爽。
记得刚到广州之时,单位组织一日游,我有幸第一次现场浏览了著名的黄埔军校,也在外面拍了不少好照片。但在校内的文武陈列厅,我极想和黄埔军校校长与政治部主任二位的雕像合影,却被无情地拒绝了。这也不是我第一次被拒绝,任何一个去过博物馆又想留此存照的人恐怕都少不了被拒绝的经历。据说博物馆禁止的理由主要是保护文物和保护版权,不过照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的说法,却也不成立——在巴黎卢浮宫,参观者大可与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合影。(见羊城晚报5月17日)
由此恍然大悟:原来博物馆不准拍照是咱们中国特有的,是所谓的“中国特色”。童副局长一语中的:不准拍照的主要原因,在于有些博物馆甚至没有基本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最高一级的主管领导这样痛陈,想来这次并没有护短。
可惜,这些“中国特色”不独存于博物馆业中,机场、电信、石油、铁路等各垄断、半垄断、伪竞争行业尚处处可见。从国外打越洋长途回来比咱自己打国内长途还便宜,在机场吃顿快餐价钱吓死老农,国际油价下跌、国内油价我行我素,一年一度的铁路春运票价上浮相关部门的官员们每每在遇到关于这些问题的质询时,总是会拿咱们国家如何如何,要考虑到中国特色和基本国情等理由搪塞。可问题是:这究竟真的是老百姓喜欢的中国特色?或者,什么才算是中国特色?
有人将上述问题的症结归结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认为这是完成现代市场经济的必要成本。听起来仿佛挺对,可为什么一定要不合理才成其为“中国特色”?
显然,这只是借口。“中国特色”不过是某些部门、某些人借口生财,借此不思改革或者进行假改革的屏障而已。不合理就是不合理,该革除就是该革除,这些所谓的“中国特色”原本也不存在,其中不少还是既得利益者和将得利益者们打着改革的旗号生下来的“蛋”。
文明不分高低,但你首先得是文明。文明是有底线的,塔利班炸掉巴米扬大佛就绝对不是什么文明的表现。当然,我们身处现代社会,讲的是现代文明、当代文明。蛮荒时代的某些行为在今天看来,许多是违背基本人权价值的,但在当时却也文明。然而“中国特色”岂能拿过往的那些标准来要求自己?既然我们建设的目标是现代市场经济,“中国特色”就应当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如此的“中国特色”才不至于令人蒙羞。
换句话而言,某些所谓的“中国特色”其实远已背离了文明的初衷。或许,在改革进程中,有时非得交些学费,但这种学费如果能够不交却故意交,能够少交而有意多交,能够不再交而装傻继续交,然后以国情论、以中国特色来当遮羞布,就实在太不厚道了。依我来看,这种所谓的“中国特色”要不得,当真该扫一扫了。
国外很多名胜景点都是免费开放或者只收取很少的门票钱,而中国的名胜景点为何光门票钱就那么贵?动辄就是一二百,而且只是个门票钱,里面还有各种二次收费项目,是国内景点维护成本高还是定价就不合理?
为什么国外的名胜景点很多都免费开放?
首先,要知道,国外景点不收费的大都是一些国家公园、国立美术馆和博物馆,他们之所以免费是为了更好的宣扬文化,而且政府承担所有的维护费用(纳税人的钱),有人会说,我们大天朝也有税收啊,在此小编想说,我们的是国家的,国家的更是国家的,心里明白就得了,打破沙锅问到底,我也很无奈。国外就算是其它一些古建筑,大都只会象征性的收取一些修缮费,但是私营的景点就会超级贵,以美国为例,美国景区门票制度可分为公共景区和私有景区两种模式。公共景区门票制度以美国国家公园为代表。
私有景区门票制度以迪斯尼乐园为代表。如美国规定所有国家公园门票价格不得超过20美元,这些价格大致为欧美国家人均月收入的0.2%左右。私有景区采用商业化运作模式,门票价格较高,但通常都有各种优惠政策吸引游客,所以在美国的经济水平下,门票所占比例就微不足道了。中国游客跟团出国旅游去的大都是一些不要钱的景区,所以这就造成了国外景点不要钱似的。
为什么中国名胜景点的门票那么贵?
原因一:景区有恃无恐
难得一个假期,很多人打算就是吃一年方便面也要攒足了钱,等到假期的时候出去好好挥霍一番,试想,当你好不容易决定抛开工作走向诗和远方的时候,门票怎么可能阻挡你的脚步?尤其是好的5A景点都在西部和北部,对于大多数出行的人来说,既然走了那么远,几百块钱的门票自然无足轻重。
当你好不容易决定抛开工作走向诗意的远方,门票显然不是最能左右你做出这个重大决定的主导因素。尤其中国不少热门5A景点都在西部和北部,对于大多数出行的人来说,既然都走了这么远,区区一张门票怎么能够阻挡他们继续前进的脚步?所以说,景区有恃无恐的敢放心涨价,就是因为人们抱怨归抱怨,景区照样有人来,不怕你不来,有的是人来。
原因二:一切高价始于混乱
以前中国景区的门票并不是一开始就贵的离谱,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景区跟欧洲一样,很多旅游景点被当作福利,门票大都只是象征性的收取一角或者五分钱,到了90年代中期,国家物价局将一般门票价和各种权利都交给了地方来定(不用管养活各大景区的重担了),于是乎各地旅游景区无法依靠国家补贴,只能纷纷涨价,虽然上边曾示图控制涨价趋势,规定景区调整价格至少需要三年时间,偏偏这个禁令却带来了反作用——每过三年,景区必纷纷涨价。
将公有的自然土地人文遗产出租给私人公司经营,这才是高门票的核心所在。
从2000年至今,九寨沟门票从145涨到了220,武陵从160涨到了248,黄山从135涨到了230,嵩山少林寺从40涨到了100。。。。数据尤为可怕。